主城区城市主干道环境综合改造分为两年完成,31条89段178公里的主干道会彻底改变凌乱、不协调、市政设施破损严重、架空管线繁多的现象,出现在市民视野的,将是一个充满山水特色和人文气息的城市。
近日,重庆市建委、市市政委、市工商局、市园林局、市国土房管局、市规划局等部门负责人,就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
市建委
改造中保留城市文脉和历史记忆
提档升级避免大拆大建
直辖以来,重庆城市建设发展速度很快,成就辉煌,主城区的道路变长了,房子变漂亮了,城市也变大,进入二环时代。
但是,城市的一些矛盾也同时显现出来,主城区主干道两侧建筑建成年代跨度很大,建筑立面凌乱,色彩不协调,市政设施破损严重、不统一,架空管线繁杂、沿街裸露,绿化参差不齐、长势不好、档次不高,户外广告数量多,店招店牌凌乱,城市街区面貌陈旧杂乱,严重影响城市形象,甚至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比如建筑瓷砖坠落、附属设施锈蚀、市政设施缺损等)。
市建委副主任游正焜表示,针对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在城市建设提档升级中,为了避免大拆大建,城市环境整治选择了综合改造,目的是使城市的功能完善,城市环境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市民从环境改善中受益。
其次,这也是城市发展必然经历的过程,选择改造城市,可以让城市的功能更完善、风貌有所提升、品位提高,在发展中保留城市文脉和历史记忆。
每条街风貌有统一要求
据了解,我市计划用两年的时间改造主城区31条89段178公里主干道。其中,今年实施41段92公里(约占总里程的52%),明年实施48段86公里。2010年第一批16段31公里,今年4月以来,已陆续启动第一批16段31公里改造,第二批25段61公里改造,将于7月启动。
“这次改造要实现三个不同。”游正焜说,第一是全面的改造,主干道会结合居住区一起改造;第二是从过去对一个点的改造,变成对一条街的整体提档升级;第三是对一条街的风貌进行统一的要求。
五措施整治主干道环境
整治建筑立面,以达到规范、整洁、统一、清爽。
对一些缺少历史资料、结构陈旧的建筑对建筑立面进行简单处理,使其与环境大致协调。对近几年已经整治过或即将拆除的建筑,确需整理的进行简易清理整理,然后基本维持现状。
交通管线是将10千伏及以下的电力、通信电缆由架空改为地下铺设,改变原有“蜘蛛网”式的混乱现象。
主干道两旁的绿化提档升级,通过补充完善行道树、分隔带等现有绿化,高标准新建集中绿地,见缝插针,提高绿化标准,打造城市绿化骨架,改善人居环境。
对于广告店招进行规范治理。按照统一设计、统一材质、统一设置的要求,减少广告数量,严格实行“一店一招”,体现统一而富有文化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