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系列治理,至2007年,阳泉、临汾、大同3个城市先后摘掉了环境空气污染的"黑帽子"。目前山西省已经提前完成污染减排任务。预计到今年底,11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平均可达310天以上,优良率比2005年增长23.1%;综合污染指数比2005年下降58%;全省主要河流受污染断面由2005年的88.4%降到70%左右,重污染断面可稳定保持在50%以下。
临汾这个曾被誉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城市也日渐清洁。截至11月25日,该市市区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14天,同比增加7天;综合污染指数降至1.545。市民陈武斌说:"现在,蓝天碧水不再是我们的奢侈品了。"
今天多栽一棵树,为后世留下一片荫
除了环境污染严重,山西还面临缺林少绿、水土流失严重的困局。林业部门2006年的普查数据显示,当年山西森林覆盖率为14.12%,虽然比新中国成立初期提高了11.72个百分点,但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相比,还差四个百分点。在一些地方,荒山秃岭、沙尘漫天、水土流失的情景随处可见。
从2006年开始,极度渴望绿色的山西在1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了种树热潮:雁门关外,干旱少雨、土松风大,人们便往深里挖坑、十数次地浇水;太行山上,遍布干石,人们就扒开石头,在山下挑土填坑……
在右玉、中阳等县,王占峰、乔建平等农民钻进深沟荒山,几十年不渝,栽下了几千亩乃至20余万亩的绿树,被称为植树"野人";在长治、朔州等市,植树成为当地市、县委书记任内的首要大事,涌现出一批"造林书记"。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山西每年植树造林的投资在50亿元以上,累计完成营造林378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
如今,山西的荒山上、道路边、城市中、矿区里,人们眼见的绿色越来越多。"今天多栽一棵树,为后世留下一片荫。绿化山西将是我们持之以恒的使命和目标。"山西省林业厅厅长耿怀英说。
让绿色成为山西的主色调
工作在执政者手中持续开展,变化在老百姓的真实感受中不断延续,现实却仍然不断激励和困扰着所有的人。目前,山西省的森林覆盖率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两个百分点,在剩下的宜林地上种树的难度越来越大;全省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压力依然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