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份案文获得出席大会的194个缔约方中的193个缔约方同意,成为决议。
如果把坎昆会议通过的两项决议同解振华在8日下午高级别会议上代表中国提出的四项建议做个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坎昆会议的成果,离中国的要求还有距离。尤其是决议只是要求《议定书》特设工作组“及时确保第一承诺期与第二承诺期之间不会出现空当”,而没有给出具体时间表。但谈判本身就需要各方做出妥协和让步,所以,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说,决议案文均衡地反映了各方意见,虽然还有不足,但中方感到满意。
中国发挥了积极作用
坎昆会议结束后,中国代表团发表文稿说,作为“77国集团+中国”的一员,中国全面、积极、深入地参加了坎昆会议各个议题的磋商,并积极开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协调和与发达国家的对话,支持主席国为确保会议公开透明和广泛参与所做的努力,广做各方工作,为坎昆会议按照巴厘路线图达成平衡的成果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做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
中国代表团说这话是有根据的。
在9日晚上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解振华表示,中国对召开坎昆会议和会议取得积极成果抱着强烈的政治意愿,是来补台的,要确保会议取得积极进展。
解振华说,中国跟美国、基础四国、小岛屿国家、非洲国家等各个国家之间都做了大量的沟通、协调、实现双赢多赢的工作。在坎昆这些天,他每天安排12场会面,几个副团长也见了很多国家的代表团,通过双边的磋商、会谈,反复给各方做工作,增信释疑,消除误会。
解振华介绍,这次会议设了五个领域的协调员,中国代表团主动找他们,就各自领域争议最大的问题,反映中国的诉求。仅共同愿景的问题,他本人就同瑞典和格林纳达的部长谈了两次。
会议期间,解振华还见了很多NGO。单是9日下午,他就会见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0多个NGO代表,用1个半小时回答了他们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