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梅什说,在77国集团内部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印度的策略是保持(谈判)大门敞开”。不过,拉梅什指出,除非在法律约束力的内容、不遵守承诺的惩罚和监督系统这三个方面能够达成共识,否则印度不会接受任何“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基础四国——巴西、南非、印度、中国6日曾在坎昆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表示在《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得到认可、“快速启动基金”得到注资以及在技术转让问题上达成基本协议之前,基础四国不会支持达成相关协议。
反应
印度国内反应激烈
印度科学与环境中心对拉梅什的讲话反应强烈:“现在他(指拉梅什)要往前一步,也就是他的声明所表态的,要把印度国内的减排行动延伸到国际协议里。”“这意味着印度违背了一直以来在气候变化谈判上的传统立场。”“这是最不幸和毫无理由的做法。”
该中心副主任钱德拉·布善认为,拉梅什的建议将模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界限,而这一区别正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基石所在。
布善指出:“很难理解是什么样的压力让这位部长如此屈服,印度代表这些年来难道不就是在这样的压力下坚持他们的立场的吗?”
步日本后尘
俄罗斯放弃《京都议定书》
据俄罗斯新闻网10日报道,坎昆当地时间9日下午,俄罗斯成为继日本后第二个公开宣布放弃《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减排目标的发达国家。
“俄罗斯将不会加入《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的特别顾问亚历山大·本德特斯基9日在坎昆大会上如是说。而坎昆大会初期,俄罗斯谈判官员曾表示,希望可以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继续使用该国在第一承诺期尚未用完的“排放权”。
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京都议定书》对附件一也就是30多个工业化发达国家2008年到2012年第一承诺期的减排目标,作出了具体规定。但对于2012年以后,直到2020年第二承诺期发达国家如何减排的问题,各国一直未能达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
报道说,加拿大已经表达意愿,或成为第三个公开放弃《京都议定书》的发达国家。
中国立场
解振华:必须捍卫《京都议定书》
据新华社电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坎昆气候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9日会见了来自国内外的非政府组织代表,解振华指出,《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能不能坚持和继续下去,是气候变化谈判进程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中国希望《京都议定书》在新形势下继续发挥作用,在发展中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