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又使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垃圾问题。国内包括北京、上海等在内的众多城市正被垃圾包围,空气、土壤、地下水受到污染的威胁。如何有效解决垃圾处理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生态课题。
比利时生态企业马赫尔斯公司通过将生物质能源、金属材料回收和离子化焚烧等新技术连环使用,不仅充分利用了城市垃圾中的各种资源,而且成功地探索出一条从城市垃圾中“夺回”土地的新路。这一经验,我国或可借鉴。
从垃圾中发现新的商机
日前,记者前往位于比利时东北部的林堡省,应邀参观马赫尔斯公司,近距离了解他们对垃圾的处理理念。
马赫尔斯公司首席执行官利弗斯告诉记者,该公司原先只是一个传统的建筑企业,上个世纪80年代,绿色生态主义在比利时酝酿发展,当时的企业领导人敏锐地意识到保护环境将成为一个新的产业,马赫尔斯公司面临新的商机。
马赫尔斯公司最早的垃圾业务是把自有的建筑业产生的沙坑按照政府的环境要求和技术标准,改造成垃圾填埋场。在这个过程中,马赫尔斯公司的人员发现垃圾本身其实并非废物,里面蕴藏着大量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于是成立相关研发和产业化部门,为公司今天的业务多元化奠定了基础。
马赫尔斯公司垃圾处理项目的负责人哈马尔说,垃圾处理是一个新兴产业,关系到城市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因此,他们坚持不懈研发垃圾处理技术,深化对垃圾的认识。
在马赫尔斯公司,垃圾处理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农村生物质废弃物,研发方向为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废水的循环利用和废渣的有机肥料生产,马赫尔斯公司已经与一家荷兰农产品加工企业联手,建成一座年处理15万吨马铃薯残渣和废水的生物质清洁能源工厂;另一类为城市垃圾,需要更为复杂的技术。
马赫尔斯公司历时多年研发出来的城市垃圾绿色全利用项目,采用链式开发的思路,分阶段采用不同技术,充分挖掘城市垃圾的可利用价值。
巨大的垃圾“山”是生物质发电站
记者在该项目现场看到一座绿荫葱葱的巨大城市垃圾“山”。哈马尔介绍说,此座城市垃圾“山”占地40公顷,原来是一个废弃的挖沙坑,共填埋了1800万吨城市垃圾,其中有300万吨生物质废弃物。为保证城市垃圾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大坑底部铺垫了8米厚的粘土,还有一层耐腐蚀、强度大的塑胶膜,大坑顶部再用8米厚的粘土覆盖,以保证不扬撒废弃物、不散发异味。整座城市垃圾“山”已经完全绿化,企业在树荫下、绿草中放养着350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