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署(UNISDR)主办的第三届减灾战略全球论坛日前在日内瓦开幕,此次论坛的主题是"投资今天,共筑更加安全的明天",旨在倡导通过更加英明地分配资源,提高当地社区的抗灾能力。超过175个政府和代表、176个地区和国家组织参加本届论坛。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出席了本次大会并致开幕词,呼吁国际社会必须采取措施实现"免于风险"的发展。
世界减灾平台大会是世界防灾减灾最高级别的全球性大会,由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署负责具体协调和组织实施,每两年举办一次,层次高、规模大,汇集联合国、成员国政府、国际区域组织、非政府组织、学术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各领域精英,在全球具有重大影响。
世界城市科学发展联盟(WCSDA)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NGO组织参与此次论坛,联盟执行主席董彦璋先生在大会上发表了"关注城市可持续发展,紧急援救无国界"重要讲话并获得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董彦璋主席指出:六年前,联合国庄严通过了《兵库宣言》和《2005-2015年兵库行动框架》,援助那些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的发展中国家和处于过渡阶段的受灾国家,帮助它们实现灾后重建和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恢复。让世界上受灾的人民从中看到了新的生活希望。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在中国发生的灾害特点是: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如日本海啸引发的核危机,正在严重的威胁区域安全。自然灾害是人类的天敌,加强区域合作,救灾救援无国界。同时,中国正处于高度城镇化阶段,城市人群高度聚集,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环境污染等"城市病"也日益困扰着中国的城市发展。值得欣喜的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正在从多方面致力于防灾、减灾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同世界各国城市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应对自然灾害,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世界城市科学发展联盟正是这个大背景下,为促进中国城市与世界城市的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世界城市科学发展联盟是一个致力于防灾、减灾、紧急救援和应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非政府组织。我们关注影响城市发展的各方面因素,其中主要包括预防灾害、降低灾害的风险、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我们积极响应联合国的号召,并与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署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促进城市间交流与合作,并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积极参与国际减灾事务和国际灾害救援行动。
为进一步落实联合国减轻灾害风险方面的重要工作,世界城市科学发展论坛将与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署、成都市人民政府、国际姐妹城市联盟将于8月11日-13日在中国成都召开主题为"关注城市发展与合作,全球城市减灾,构建人类宜居城市"的论坛。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200多位专家和市长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共同分享并探讨有关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应对灾害和气候变化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宝贵经验。
2011世界城市科学发展论坛成都论坛主要有4个议题:探讨具有防灾、减灾能力的城市规划和设计;探讨城市灾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探讨灾后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探讨城市可持续发展双边、多边和区域合作。世城联将会积极落实《加强国家和社区的抗灾能力:2005-2015年兵库行动纲领》,促进城市间防灾、减灾和灾后重建的重点领域与区域合作。届时,致力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国际减灾、救灾、灾后重建之士莅临指导,为世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献言献策,发挥各位的聪明才智,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