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法国、英国、美国、中国……今年上半年,一场罕见的大旱席卷北半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旱情,再次牵动了世界的 “水神经”。
北半球都喊渴
今年上半年,一场罕见的大旱席卷北半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美国,除了密西西比洪灾区域之外,加利福尼亚州、得克萨斯州、俄克拉何马州、亚利桑那州全部都陷入了50年来最严重的旱情。由于干旱,美国最大湖泊之一的奥基乔比湖的水位已经降至历史最低水平。高温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华盛顿9日的最高温度突破37摄氏度,比往年正常水平高出10摄氏度,刷新了自1999年以来的同期最高气温纪录。南部的新奥尔良市连续4天出现接近38摄氏度的酷热,而俄克拉何马城的最高气温上周以来更是数次超过40摄氏度。佛罗里达一天之内就发生了40起森林火灾,还没有到夏天,美国已经陷入了森林野火的灾难。
欧洲的旱情也很严重。整个北部欧洲的雨量也比往年减少了五成。
法国经历着1976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有28个省被政府勒令限制用水,里昂等大城市开始担心饮用水的供给问题。
英国的旱情更加严重。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从3月1日到5月31日,英国全国降雨量只有从 1971年到2000年这三十年平均水平的80%,是自1990年以来最干旱的春天。英格兰东南部地区的降雨量低至只有往年同期水平的21%。
德国经历了100多年来最干旱的春季,大部分河流降到大约100年来最低。今年3月到5月德国每平方米平均降水量为88升,是自1983年开始有记录以来的最低值。南部的莱法州、巴符州、黑森州和图林根州旱情最为严重。
在东北亚,干旱也并非个别现象。在中国,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刚刚经历了百年一遇的大面积干旱。在朝鲜半岛,朝中社说,今年以来朝鲜全境持续干旱,降水量是1977年以来最少的,对农业生产带来负面影响。
水缺乏呼唤水管理
其实,水资源匮乏已经是公认的事实。联合国发布的《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指出,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量与实际供应量的差距越来越大。按现在的速度估算,到2030年,全球供水能力将只能满足需求量的60%。
全球水资源为何匮乏?
气候变化自然是不可忽略的因素。科学家们有一个共识,即全球变暖将导致全球水文循环的加剧和加速。这种加剧可能转化为蒸发率和降水量的不断增大。速率变大,湿润地区就会更加潮湿,而干旱地区则更加干燥。比如,这次北半球大旱,主要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发生的“拉尼娜现象”所导致的。
人口增加与饮食习惯的改变也是全球缺水的主要原因。《经济学人》说,第一,人口增长意味着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从而增加了对水的需求。农业目前是最大的水资源消耗者,占所有水消耗的70%(相比工业的20%,家庭用水的10%)。过去50年中,世界人口从30亿飙升到70亿,用水量至少增加两倍多。按照目前估测,截至2025年世界人口将再增20亿,到2050年增加30亿,水需求也会随之增加。第二,种植一公斤小麦需要大约1000升水,但生产一公斤牛肉则需要15000升水。以肉食为主的饮食习惯,每天需要5000升水,而素食食谱每天只需2000升。随着人们摄入肉类的增多,用水量就会飙升。
除此之外,全球水资源尚缺少有效的管理。比如,人为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和河流水位下降;目前在大多数国家,水价格几乎不反映供求,城市居民所支付的水价只不过是运输水的管道费用和污水处理厂的清理费用;过去20年间,世界对发展中国家的水援助额完全没有增长;由于全球供水管网和灌溉系统的效率低下,在地中海地区,估计城市地区有25%的水资源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