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有一半城市缺水,尤其是夏季用水高峰之时,这些城市更是“干渴”难奈。直面水危机,如何扼住其“咽喉”?资源型缺水城市大连的选择是,在水量不变的情况下,保证工农业生产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和保持良好的水环境,建设节水型社会。其中包括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在工农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的方方面面,大力提高水的利用率,使水危机意识深入人心,形成人人爱惜水资源、时时处处节水的局面。
2002年大连被评为东北地区惟一的全国首批“节水型城市”,按照相关要求,每5年复查一次,2006年第一次复查并通过,今年是第二次复查,大连日前再次顺利通过。
节水不是限制用水,而是追求更高效用水
节水不是不用水,不明白“节水”二字真正含义的人,总是误以为节水是限制用水,甚至是不让用水。其实,节水是让人合理地用水,高效率地用水,不要浪费。这是记者在大连采访时,对大连人节水思路的体会。
打开蒸汽喷头,强劲的蒸汽就喷了出来,在热气的作用下,车表的灰尘很容易就被冲掉,这就是蒸汽洗车,通过加热把水变成高温高压蒸汽,利用蒸汽的热分解功能,来洗掉附着在车身上的泥沙和污渍。大连市洗车市场上新近出现的蒸汽洗车方式非常节水,一次洗车用水量仅相当于一瓶矿泉水。
蒸汽洗车技师告诉记者:“外面(水)洗一辆车的话,用的水大概是10升到20升,而我们这里只需要1升左右,是外面的1/10。”另外,与传统水洗相比,蒸汽洗车不用化学清洗剂,能够清洁发动机以及车内的各处缝隙等传统水洗无法到达的角落,在清洗的同时还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这个高温蒸汽,把里面那些霉味啊,异味啊清除掉,还能对脚踏垫这类容易藏细菌的地方进行消毒。”
随着城市车辆越来越多,洗车用水已成为许多城市无法承受之重,尤其是在夏天。大连首家蒸汽洗车店开业后,很快被市场所认可,现在一个月的洗车量有五六百台。在各地对高耗水的洗车行业一片喊“打”的氛围中,大连这种高效洗车办法,节水效果十分明显。
明黄的金鸡菊、桃粉的非洲凤仙、亮紫的蛇鞭菊、橙色的萱草……姿态万千的花朵竞相炫耀着自己缤纷的色彩,曾经被遗忘多年的宿根花卉重新回归大连城市绿化队伍,将中山路、迎宾路装扮成“鲜花大道”。
当前,我国城市公共绿化对花坛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但花坛使用的基本都是一年生草本花卉,成本较高,花期相对较短,要投入许多的人力物力才能维持良好的状态。与其相比,宿根花卉一次种植可多年观赏,方便经济。大连花卉苗木绿化工程总公司副总经理马兰告诉记者,植物学上将植株地下部分宿存越冬,次年仍能发芽开花并延续多年的开花植物,称作宿根花卉。这类花卉植株地下部分通常具有较发达的根系,可数年至数十年不衰。
花草树木也是夏季用水“大户”。大连地区淡水资源缺乏,必须选择一些耐旱性较强的品种,才能适合城市绿化的需要,鸢尾科、石竹科、景天科、菊科、百合科和萱草科植物耐旱性较强,只靠自然降水就可以正常生长。马兰说:“宿根花卉比一年生草花好养活、省钱,推广应用后,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而且养护成本也会大大降低。”
截至目前,大连共计引进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生长的17批宿根花卉,包括61个花卉种类,共100多个花色品种,建立起宿根花卉档案和品种园,有的品种已经进入大量推广和生产阶段。
在许多地方一到用水高峰就严格限制草木浇灌用水时,大连人却将绿化与推广耐旱植物统筹考虑,从生态平衡角度解决问题。
像这样的例子,在大连还有很多。这说明,大连人在节水方面做得更聪明,更对路。
企业不与居民争水努力利用废水和海水
企业要发展,又不能与地方争水,影响居民的生活。怎么办?一水多用,重复利用工业内部已使用过的水。目前,大连全市有41家大型企业建起了循环用水系统,并进行了部分推广,全市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7%以上。
在大连石化,记者了解到,2006、2009年企业分期建成投产了3万吨/年中水回用装置,至今已生产再生除盐水和循环水1500多万吨。目前,大连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取用水量年均下降9.8%和6.4%,位居全国前列。
除了提高重复利用率外,大连企业还大举向海索水。目前,大连海水淡化能力达1.19万立方米/天,在全国首屈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