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环境保护 >>
 
建筑垃圾资源化症结

时间:2011-08-14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按照原建设部于2005年6月1日实施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第四条“建筑垃圾处置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规定,建筑垃圾是谁产生谁负责,但由于没有具体实施细则来保证,这一规定往往流于形式。

“对于拆迁旧楼开发新项目的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如果在开发时不把建筑垃圾处置方案报上来,不缴处置保证金,就不让你开工。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会起到效果,但政府的政策自己都没协调好,怎么可能对房地产企业形成约束?”陈家珑说。

政策和法律的缺失,造成的结果就是建筑垃圾随意填埋,而真正需要建筑垃圾的企业没有足够的原料来源,导致建筑垃圾产业链无法形成。

陈家珑告诉记者,建筑垃圾与废金属等废弃物不同,废金属等废弃物的回收与再生产品之间有很大的增值空间,其回收和再生利用可以在市场条件下自发形成产业链。在建筑垃圾回收再生链上,建筑垃圾处置是最后的一环,在目前天然砂石资源价格低廉的情况下,拆除企业有利润,运输企业可以保本,留给建筑垃圾处置企业已没有多少增值空间,因此没人接手,只能抛给社会,加上近年来建筑工程界逐步形成的倒贴规则和监管困难及不到位,更加重了建筑垃圾随意倾倒、污染环境的现象。

“废旧金属、木材甚至塑料瓶子,在产生以后,由于存在利用价值,社会就自发形成收集、加工、再利用这么一个产业链。但拾荒大军把建筑垃圾里值钱的都捡走后,剩下的都是不能产生任何价值的东西,没有扶持政策,怎么会进行资源化再利用呢?”

缺少政策扶持,使北京首家建筑垃圾处理厂北京元泰达环保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多年来惨淡经营。记者了解到,这家公司建筑垃圾生产线销纳建筑垃圾的能力在100万吨/年~150万吨/年,但实际每年只有几万吨的建筑垃圾的来源。公司总经理吴建民曾对媒体表示,他虽然看到了建筑垃圾就是宝,也有能力将其变废为宝,但由于需要自己去找建筑垃圾,单单运输就会在无形中增加成本,使本来利润就微薄的建筑垃圾再利用更为艰难。

一方面建筑垃圾乱堆滥倒,另一方面却是建筑垃圾处理企业无原料来源,由于没有强制性处置建筑废物的规定,没有建筑废物供应保证及相应的经济补偿,导致不少建筑垃圾处理厂目前都基本处于停产状态,能运转的企业也勉强维持或亏损。

陈家珑说,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最需要的还是政策和法律,“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率高的国家都是先靠政府出台政策强制推行,然后再慢慢形成产业链,走入市场化阶段。这个过程是需要靠政策和法律的推动。”

如何走出建筑垃圾资源化率低的困境?

陈家珑说,要走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低的困境,需要采用法律和经济的手段来推动。

“国外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那么高,和政府的扶持有很大关系。如一些国家的政府明确规定,送到资源化利用企业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的产生者要给企业付钱。因为按照政府的规定,建筑垃圾产生了,产生者可以有两种处置手段,或者填埋,或者送到资源化利用企业去。但填埋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而送到企业,可以根据建筑垃圾的质量来协商需要付多少费,但成本肯定比填埋低很多。”

“针对建筑垃圾处理,我国没有专门的立法,都是一些规定和指导意见。并且强制力还不行。而日本、韩国等国家都有专门的立法,企业的责任、政府的责任、资源再利用企业的责任,都规定得很清楚。”陈家珑告诉记者,正是由于国外对建筑垃圾处置有着很严格的法律约束,不处置甚至会被判刑,所以真正做到了“谁产生谁负责”。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 下一页 共4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建筑垃圾资源化症结 的资料
· 武汉市规划综合消化建筑垃圾 [2016-04-21]
· 生态城市与固废资源化高峰论坛将在贵阳召开 [2015-06-23]
· 中国城科会为株洲新城提供固废资源化方案 [2014-07-23]
· 中国城科会为株洲新城提供固废资源化方案 [2014-07-23]
· 中国城科会为株洲新城提供固废资源化方案 [2014-07-23]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