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4日,广州举办垃圾处理开放日,社会各界人士“有幸”目睹了“垃圾围城”的“壮观景象”。
广州作为华南地区人口超千万的超大城市,每天产生的垃圾多达18000多吨,而广州目前的垃圾处理能力明显满足不了需求。目前,在该市番禺区占地面积达665亩的处理场已超负荷运转多年,场内垃圾山已堆高至20层楼高,预计该处理场将于2014年“爆棚”。
“垃圾围城”愈演愈烈
广州日产垃圾18000吨,上海平均每天生产垃圾19000吨,北京每天产生18000万吨生活垃圾,深圳每天仅餐厨垃圾量就超过2400吨,佛山每天制造垃圾6200吨,南京日产垃圾5000多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每天产生的垃圾日益增多,堆积成山的垃圾正逐渐吞噬着日益稀缺的城市土地资源。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城市垃圾却让城市和生活齐齐失色。
据统计,目前全国600多座大中城市中,有70%被垃圾所包围,形成“垃圾包围城市”的局面。在80年代,全国城市垃圾年产量约为1.15亿吨,到90年代已达1.43亿吨,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预测到2030年,我国城市垃圾年产总量将达到4.09亿吨,并在2050年达到5.28亿吨。
据统计,目前全国城市垃圾历年堆放总量高达70亿吨,而且产生量每年以约8.98%速度递增。垃圾堆放量占土地总面积已达5亿平方米,约折合75万亩耕地,相当于全国每1万亩耕地就有3.75亩用来堆放垃圾。
当前,全国每年仅“城市垃圾”的排放量就超过1.5亿吨,这些城市垃圾绝大部分是露天堆放,这不仅影响城市景观,同时给气候、水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对城镇居民的健康构成极大威胁,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沉重包袱。
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除露天堆放外,还有卫生填埋。垃圾填埋虽避免了露天堆放产生的问题,但其缺点是建填埋场占地面积大,使用时间短(一般十年左右),造价高,同时阻碍了垃圾回收利用。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每年产生1.5亿吨的城市垃圾中,被丢弃的“可再生资源”价值高达250亿元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同时也产生垃圾的二次污染。
垃圾焚烧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的选择。垃圾焚烧能使垃圾体积缩小50%~95%,但烧掉了可回收的资源,释放出有毒气体,如二恶英、电池中的汞蒸汽等,并产生有毒有害炉渣和灰尘,直接污染环境和威胁人体的健康。
第四种处理方式是堆肥。这种方法落实的前提是人们必须先将有机垃圾与其它垃圾分开,同时堆肥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以北京为例,目前北京市每吨垃圾的处理费用约为103.49元,每年仅处理费用就高达5亿多元,这还不包括建设垃圾处理场的费用。据估算,目前建一座大型垃圾填埋厂的投资约为1~2亿元,而建一座大型垃圾焚烧厂的投资则高达20多亿元。
前瞻产业研究院能源行业研究员李生发介绍,在当前我国城市垃圾的构成中,主要以餐厨、医疗等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和建筑垃圾等工业垃圾为主,这些垃圾绝大部分都具有二次利用价值,但同时,部分医疗、化学及生物垃圾还具有污染性和危险性,如易燃易爆辐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