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环境保护 >>
 
城市土壤成污染重灾区 救治不可只挖毒瘤

时间:2012-07-10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编者按

大地涵养万物,孕育生命,被誉为人类的母亲。但是,近年来,伴随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土地不断遭到各种污染的伤害,主要集中在农村农田污染和城市工业用地污染两大块。这些受污染的土地,犹如隐形杀手,已成为整个社会无法回避的焦虑点。

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严峻,成因十分复杂,形成令人扼腕的“大地之殇”。按照《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要求,“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开展污染场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很多工矿企业搬迁改建后,遗留下大量的受污染土地,城市土壤成为工业污染的重灾区。那么,城市土壤应树立什么样的修复理念?土壤修复信息该不该公开?谁来为土壤修复埋单?本期现刊发土壤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系列报道之城市土壤篇。

家住北京市南三环附近的张玮琪,几年来,一直坚持买水喝。

2004年4月28日,位于北京市南三环的宋家庄地铁建设工地,3名工人在地下作业时发生中毒,被送至医院。出事地点原是一家农药厂,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家厂被红狮涂料厂合并。

目前,这块土壤的生态修复已经完成,况且饮用水水源也并非地处污染场地附近。尽管如此,张玮琪说,想起曾经发生过的中毒事件,自己买水喝心理会更加安慰。

张玮琪的行为实际上凸显了目前土壤修复领域存在的几大问题。被修复的污染场地,应该修复到什么样的程度?由于信息不公开,公众如何理解土壤修复的某些争议?国内存在的数量众多的污染场地,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修复?

应树立什么样的修复理念?

污染土壤综合防治,不仅是污染治理与环境修复工程,更是一项生态修复工程

“要正确认识污染土壤或污染场地。它不是简单的污染问题,而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的综合结果,”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黄锦楼表示。

一般情况下,土壤修复包括污染场地修复、矿山土地修复和耕地修复3类。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一旦土壤中的污染物超出了土壤自身的自净能力,造成其缓冲能力下降,自净能力减弱,就必须考虑恢复其自净能力,减少外界输入土壤的污染物,增强生物多样性,从而恢复完善、健康的生态系统。

实际上,不仅我国郊区、农田、矿区的污染土地可以采用生态修复的方法,城市“退二进三”的进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染场地,也可以实现生态修复。

城市环境中,地表硬化,人为改造痕迹严重。但在硬化地表下的土壤依然是大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可以实现地下水循环、有机物的降解等功能。“但是对于在土地修复市场上最为热门的污染场地修复,我国目前的做法多是将原地块的污染土壤通过挖走、焚烧、填埋等物理化学以及原位异位生物手段对污染物进行去除,这只是简单的污染治理。”黄锦楼说。

他还表示,“污染土壤综合防治,不仅是污染治理与环境修复工程,更是一项生态修复工程,除了要对污染地块的污染物进行调查、风险评估,更需要从系统尺度上对污染来源去向、污染机理、生态系统受损情况等进行辨识与评价,提出一个基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集污染源防治、污染去除与净化、生态系统重建的生态修复措施,包括技术手段、政策管理及投融资措施,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否则只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是简单把毒瘤挖走,没有得到根治。”

 
上一页 页码:[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城市土壤成污染重灾区 救治不可只挖毒瘤 的资料
· 义乌被列入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6-06-13]
· 李群:高标准、精细化搞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2016-06-13]
· 关于征求对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规划纲要(2016-2020-2030年)建设提纲意见的函 [2016-06-08]
· 建设海绵城市不是简单粗暴工程 [2016-06-07]
· 浙江新四季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6-06-07]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