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显示,中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0754.6万辆,已连续3年成为世界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当前中国汽车二氧化碳排放每公里约为160克,欧洲的目标为95克,机动车污染已成为中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有外媒评论指出,在北京四环之外,除了本地动迁户外,基本上以新移民为主,这些区域的市民可能不被视为北京人,从而得不到服务。人们走出圈起来的住宅小区,面对的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城郊结合部的混乱状态。这里缺乏合理的市政规划、建设和公共资源投入,没有足够的幼儿园、学校、医院以及方便的商业服务。但是,由于市中心拥有中国最好的资源,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有钱人涌入,推高了中心地区的房价,这也祸及缺乏公共资源而又脏乱差的郊区。
城镇化要考虑环境承受力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易鹏曾公开表示,持续时间很长,污染程度严重的雾霾在成为热词的同时,也将对新一轮的城镇化造成一定影响。
易鹏认为,造成雾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今年以来,全国雾霾平均日数为1961年以来第一高值,主要原因在于今年冷空气较弱,大风天少,大部分时间大气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使得污染物不容易扩散。但不可忽视的就是,机动车尾气,工业项目众多,人口聚集过高,建筑能耗过高都是推动这种严重雾霾天气的原因。由于雾霾造成的危害极大,那么对于当前城市发展模式必须进行反思和改变,其中对于北京为代表的一线城市的城市承载能力会提出思考。
近年来,中国城镇化建设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率以每年约1个百分点的速度上升。但是,不少地方在城镇化过程中,仍然片面追求外在的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重视眼前利益,轻视长远利益;仍然在走低效率、低产出、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发展道路,从而导致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
“此次雾霾天气,会推动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群的均衡发展;会推动城镇化过程中智慧、绿色、低碳城市的建设步伐;会推动城镇化过程中对去工业化的力度。”易鹏说。
城镇化的进程是不可逆的。十七大报告全篇提及城镇化仅有两次,十八大报告中则多达七次。城镇化被看做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思路之一。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认为,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这要求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和生产环境,建立宜居、人性化的城镇,而且还要考虑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使其有充分选择的空间。
“对于当前的中国现状,应该重新定义城镇化的概念,不再单纯强调农民简单的进城,而是要就近城镇化,即‘农村小区化’,也可以成为小城镇化。”有专家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