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环境保护 >>
 
建筑垃圾治理:35个试点城市资源化利用率约50%

时间:2021-11-30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钟欣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导读

2018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35个城市开展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3年多来,35个试点城市有序开展试点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资源化利用率约为50%,比试点前提高15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城市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

在35个试点城市中,多数建立健全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环卫)部门牵头,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

同时,多数试点城市已按工程渣土、拆除垃圾和装修垃圾等类别对建筑垃圾实施分类管理。工程泥浆在源头进行干化处理后与工程渣土一起,或用于土地平整,或用于堆坡造景,实现水土平衡。对拆除垃圾,除在工地就地循环利用外,将连片拆卸工程与循环利用工程捆绑招标,强制落实源头分类拆卸、末端资源化利用。对装修垃圾,由专业清运企业运输至分拣中心处理,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化利用。

35个试点城市均开展了存量建筑垃圾摸底及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启动了堆放点生态修复工作。对排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加固整治措施。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消纳场,采取分级放坡、修建挡土墙、设置排水系统、覆盖植被等措施进行整治。广州、常州等城市将建筑垃圾堆放点治理与矿坑治理、山体修复、公园复绿等有机结合,把一批建筑垃圾堆放点改造成了公园、湿地等,实现土方平衡和生态修复。

35个试点城市还通过加强规划统筹,引导消纳设施建设,目前总消纳能力达13亿吨/年,超过这些城市建筑垃圾年产生量。苏州、临沂等城市编制建筑垃圾治理专项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建设建筑垃圾转运调配、消纳处置和资源化再利用设施,形成了与城市开发建设相匹配的建筑垃圾处理设施体系。

在建立长效制度方面,上海等城市将建筑垃圾日常监管纳入“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一网统管”的建设任务,通过部门信息共享、智能实时感知以及大数据分析等信息化手段,初步形成了“违规实时发现、措施自动生成”的监管体系,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在支持再生产品应用方面,35个试点城市已建成资源化利用项目346个,处理能力2.6亿吨/年,在建的还有99个,处理能力达0.52亿吨/年。上海、苏州、常州等城市应用废弃建筑混凝土和石材、废砖瓦、废弃木材等生产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等取得积极进展。北京、福州、泉州、深圳等城市在政府投资项目中优先选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积极拓展再生产品应用范围。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建筑垃圾治理:35个试点城市资源化利用率约50% 的资料
· 关于征集第二十四届海峡两岸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的通知 [2018-08-07]
· 仇保兴:城市群协调发展要有“梯度” 不能“断档” [2018-08-03]
· 精细化管理城市街道——以《昆明街道设计导则》为例 [2018-08-02]
· 如何理解城市基因机器产业特色在规划中的影响 [2018-08-02]
· 特色小镇融入城市群发展的路径研究 [2018-08-02]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