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保护改造 >>
 
网友呼吁留住城市记忆建议建"法桐博物街"

时间:2009-07-28  来源:河南商报  作者: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现状

10年后消失的“最后四合院”

听说83棵法桐要砍掉后,住在郭家大院的人们变得紧张起来,多少有些兔死狐悲的感觉。

这座位于紫荆山路与书院街交叉口的庭院在外很出名,连门口水店工人李飞都知道,它是“郑州最后的四合院”,很多外地人拿着“大炮筒子相机”来看它。

从外围看,这座四合院只有东面和南面几间是青砖墙体,北面两间的墙体却是红砖,可能是后来新接的,而且老房子上面用的是灰瓦,翘角飞檐。斑驳的木门上面模糊地写着几个字,显示这处宅院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建造。

事实上,它的现状并不如想象的好。南边和西边的部分墙体已经被拆除,建成了门面房,对四合院形成了挤压态势;房子的内部,门窗已经破败不堪,瓦砾缝里长出的草和小树让房顶略显塌陷;墙体被雨水侵蚀得凸凹不平,露出已经粉状的青砖;东厢房用牛毡和木条钉做的屋檐已经塌陷;过道屋檐上托着灰瓦的木条失去固定,垂了下来,上面的灰瓦也在一点一点地往下滑落。

“用不了10年,它就消失得干干净净。”急着出门的屋主人说,2003年郑州建小游园,拆迁那段时间,家人分成小组,日夜看护,生怕铲车碰坏一砖一瓦,就连房上掉下的瓦片,他们也保存下来了,以待重修时用。现在院子里仍然住着7口人,很舍不得搬走。

至于出路在哪里,屋主人耸耸肩说:“谁知道?2003年市政府就说要好好修缮,到现在也没动静。”

试验

保护城市记忆的星星之火

与郭家大院的前途未卜相比,郑州市已经开始在棉纺路上展开一项保留城市记忆的试验。

上世纪50年代,这条路上先后建起了国棉一厂、三厂、四厂、五厂、六厂和印染厂等企业,它们见证了“纺织城”的半个世纪。

如今,一厂和六厂的拆迁工作已经开始,在不久的将来,那里将变成一个住宅小区。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如果将这条路统统拆为平地,是在抹掉郑州作为纺织城的辉煌,也抹杀了老一代纺织工人的激情和汗水,所以最初的拆迁工作并不顺利,甚至发生过几次冲突。

显然,郑州市政府已经注意到这块地在郑州人记忆里的位置。在最初的规划里,有许多地方涉及城市历史文脉保护问题,比如建设中国近代棉纺工业博物馆、郑州工业博物馆、火车主题公园等。

而据知情人透露,最有可能是在三厂的位置建设一个“纺织工业博物馆”。

负责一厂和六厂土地开发的锦艺集团总裁助理张恺说,三厂建设标准是在几个棉纺厂里最高的,它的厂房是鲍豪斯风格的,具有极高的保存价值。

张恺认为,“纺织工业博物馆”可能是一次试验,也是一个信号:保护城市记忆,政府已经开始努力。

建议

“法桐博物街”“郑州798”哪个好?

地铁与83棵法桐到底谁更重要?恐怕大多数人会把票投给地铁,毕竟现阶段,这个城市对于经济发展的渴望远远超过对于精神方面的追求。

如果这些法桐非迁走不可的话,能不能把这些树都移栽到同一条街道上,建一个“法桐博物街”。“小警察”建议说,这样既可以解决建地铁的问题,又解决了这些法桐的去处问题,同时还为这个城市保留一份记忆,一举多得。

对于“小警察”的想法,园林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可行,但他也表示,博物街的建设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合作,还需要一个论证过程。

“网友的建议很好,也启发了我的思路,我也提个建议吧。”张恺说,他挺喜欢“北京798”,在空置的厂房里搞艺术创作,成为北京的一张名片,其实这样的条件郑州也有,比如三厂的厂房里就完全可以来个“郑州798”。

张恺认为,“郑州798”将是接续城市记忆的重要一环,在一片新建筑中留下郑州工业的依稀背影,然后辟出一部分厂房进驻些艺术画廊、工作室、咖啡厅,历史和现实,文化与经济完美融合,这也为解决保护城市记忆与发展经济之间的矛盾提供一个榜样。

观点

谁拆完历史谁是城市罪人

“传承记忆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张恺说,“传承历史文脉”这个话题乍一听似乎很宏大,但它最终其实只是落在少数人肩上,在一厂和六厂的开发过程中,他们就将一些纺织文化融入进去,一方面既起到保存城市记忆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为自己的产品烙上特殊的印记,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针对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张恺认为,发展和保护并不矛盾,二者完全可以找到一个很好的接合点,当发生冲突的时候,发展应适当让位于保护,因为随时可以发展,而有些东西失去了就找不回来。

他举例说,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被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街道”,为了避免重演纽约时报广场和伦敦牛津街的命运,沦落为“一条买东西的街道”,巴黎市政府控制顶级专卖店的过度入驻,守护香榭丽舍大道上多元化的法国文化,让它依然成为法式生活艺术的代表。

张恺的观点,夏挽群表示支持,他说,谁拆完历史谁就是郑州的罪人,我们不能盲目保护,当然更应该谨慎开发,群众反映强烈的,就说明它有存在的理由。郑州家底不厚,必须时刻清醒。

 
上一页 页码:[<< 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网友呼吁留住城市记忆建议建"法桐博物街" 的资料
· 城市发展首先需要避免城市记忆的缺失 [2014-05-27]
· 探寻建筑模式 重拾城市记忆 [2011-11-03]
· 古建筑保护:珍惜历史建筑 延续城市记忆 [2012-07-19]
· 专家:文保法规体系不完善 城市记忆消失 [2012-05-03]
· 城市记忆需要深度关怀 [2012-01-17]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