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保护改造 >>
 
期待重生的鼓浪屿老建筑

时间:2009-07-28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如今,修葺一新的海天堂构焕发了新的生机:“穿西装戴斗笠”的主楼被开发为鼓浪屿建筑艺术馆,展示岛上老别墅及其背后鲜为人知的名人往事,另两座别墅则分别被开发成岛上最大的南洋风情咖啡馆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和木偶的演艺中心。这样一处体现原汁原味闽南特色和鼓浪屿风情的文化旅游产品,很快就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它所具有的时尚精致又使其有了厦门“新天地”的美称,如今已被誉为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的典范。

坐在露天庭院里,呷着精心调制的咖啡,看着院外沉默的建筑和熙攘的人群,只怕你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重建中的林氏府

有人说,鹿礁路的林氏府在老鼓浪屿人心中的地位,正如故宫之于北京。

因为它曾经的主人正是菽庄花园的建设者林尔嘉,他对建设台湾、建设厦门、助饷抗敌、赈济灾荒多有贡献,可谓名门望族。

林氏府内建筑群主要由“大楼”和“小楼”及稍后兴建的、连接此二楼的“八角楼”组成。“八角楼”共5层,砖木结构,据说由法国人设计,因外墙立面呈八边菱形而得名,正门高柱拱券,双旋台阶,门楣、窗楣均塑缠枝蔷薇、飞翔白鸽,颇具巴洛克风韵,古朴严谨。庭前曲径铺以素彩卵石,迂回曲折,有江南庭院的韵味。

林尔嘉的子孙后代多在海外,他们对这些家产用不了,也没法很好保护。因长期无人居住,2006年5月,林氏府“大楼”在一场台风过后悄然倒塌,而另两座别墅已成为危房。“大楼”倒塌之后,有关方面调查发现,这套别墅一共有125个关联人,散落在世界各地,无法确定产权所有人。而老宅的修缮已刻不容缓,经过鼓浪屿管委会的协调,前后历时四个月,最终促成了老宅的产权易主。

产权理清之后,林氏府现在的业主向规划部门申请按原貌重修,以开发为高级酒店。庆幸的是,在房子倒塌前,鼓浪屿管委会已经完成了对林氏府外观及内部构造的测绘工作。要重修,只要调出测绘图,工程就可以顺利开展。转自建筑中国网。

现在,该建筑的整体结构已经基本完工,透过残存的八角楼和新建的主楼,当年的法兰西风情已隐约可见。院子里有棵树龄超过百年的香樟,依然枝繁叶茂,将见证林氏府的重生。

与林氏府的未来相似,近年来岛上悄然兴起的家庭旅馆,也多开设在经过维修改造的老别墅内。比如备受小资追捧的娜雅家庭旅馆,原是德国领事馆;环境清幽的李家庄,前身是菲律宾“木材大王”李清泉的别墅……这些家庭旅馆,即使不在旅游旺季,生意也很火爆。一年平均下来,入住率能维持在70%~80%,不仅留住了南来北往的游客,还成为老别墅保护利用的一个突破口。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 下一页 共4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期待重生的鼓浪屿老建筑 的资料
· 车书剑:新型城镇化要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 [2015-01-29]
· 包存宽 [2014-08-13]
· 鼓浪屿推进景观风貌专项规划 [2014-07-07]
· 鼓浪屿首次公开“国保级”建筑修缮方案 [2014-06-16]
· 英城镇化:装修改建老建筑 不轻易建高楼 [2013-07-29]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