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保护改造 >>
 
期待重生的鼓浪屿老建筑

时间:2009-07-28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鼓浪屿有着“万国建筑博物馆”的美誉,岛上经认定的历史风貌建筑现有300多栋。这些老别墅清楚地记载着鼓浪屿沧桑的历史,承载着百年来鼓浪屿的人文底蕴,时时激起人们浓厚的怀旧情绪和人文情怀。

岁月流逝,老别墅里面的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老别墅也在历经沧桑中日渐苍老——一些老建筑的外观渐渐褪色斑驳,一些老建筑在不当的“保护”中变换了容颜,一些老建筑则日渐荒废。就如当年的百年老屋“林尔嘉故居”,等不及修复就在风雨中轰然坍塌了。

如何拯救、保护这些已值“风烛残年”的老建筑,让它们展现新的生命力,已经成为备受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厦门市对此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7月1日,修订后的《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正式施行,鼓浪屿老建筑“保卫战”再度升级。

鼓浪屿老建筑,如何在开发中,既能合理利用,又能保住老别墅的历史文脉呢?带您踏上鼓浪屿,在与您一同邂逅美丽的小岛上那些有故事的老房子的同时,也将与您一道求解问题的答案。

阳光里,一位新娘在黄荣远堂外拍摄婚纱照

鸦片战争,厦门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西方列强纷至沓来。1902年,美丽的鼓浪屿沦为“公共租界”,英、美、法、德、西班牙、葡萄牙等国都曾在岛上设立领事馆,开办洋行、医院、学校和教堂,一些华侨富商也相继来到岛上进行房产投资。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鼓浪屿被日本独占,直至抗战胜利,才结束100多年的殖民统治。

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鼓浪屿建筑呈现出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独特形态,鼓浪屿也被誉为“万国建筑博物馆”。岛上有闽南特色的飞檐翘角,有被称为“小白宫”的八卦楼,有威严高耸的天主教堂,有红瓦大坡顶的欧式建筑,有中西合璧的别墅……风格如此多样的建筑群,世界少有。

目前,鼓浪屿以“社会变革中的历史见证”为主题,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如果没有历史风貌建筑,申遗便无从谈起。”厦门市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副主任郑惠生认为,历史建筑的价值在于保留原貌,历史文化城区的历史信息就附着于历史建筑之上。

7月1日,修订后的《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正式施行。鼓浪屿老房子“保卫战”,再度成为焦点。

“旧条例”存留一大“缺憾”

鼓浪屿老建筑,多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且多为砖木结构,一些建筑年久失修,加上一些人为的“破坏性”建设,导致部分风貌建筑的改建、扩建乃至拆除重建,经常违背鼓浪屿“宜小不宜大、宜低不宜高、宜疏不宜密”的规划控制原则。

随着保护鼓浪屿建筑环境呼声的日渐高涨,从1998年开始,有关方面就着手酝酿起草相关的保护法规。2000年1月《厦门市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正式公布。

“通过地方立法来保护历史建筑,厦门算是全国较早的。”郑惠生说,“我们不怕它破,不怕它旧,就怕它消失!有规可循,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才能得以整体保存!”

按照条例规定,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指1949年以前在鼓浪屿建造的,具有历史意义、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的造型别致、选材考究、装饰精巧的具有传统风格的建筑。鼓浪屿管委会推荐了308幢历史风貌建筑,并于2001至2008年期间展开彻底普查,完成了308幢建筑的测绘、建档工作。

 
上一页 页码:[1 2 3 4 >>] 下一页 共4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期待重生的鼓浪屿老建筑 的资料
· 车书剑:新型城镇化要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 [2015-01-29]
· 包存宽 [2014-08-13]
· 鼓浪屿推进景观风貌专项规划 [2014-07-07]
· 鼓浪屿首次公开“国保级”建筑修缮方案 [2014-06-16]
· 英城镇化:装修改建老建筑 不轻易建高楼 [2013-07-29]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