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作为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一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 8处。如何保护和传承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特别是在城区北跨和滹沱新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使正定古城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发展,与滹沱新区建设乃至省会的发展相得益彰,重塑千年之美。
昨日,中国石家庄·正定古城文化保护高峰论坛在石家庄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云集省会,就正定古城文化保护发表了各自的观点,为古城未来发展建言支招。
论坛通过了《古城保护正定宣言》,倡导古城保护要实现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科学制定规划,营造以人为本的古城生活空间。据悉,全国政协、国家有关部委、河北省和石家庄市负责同志以及国内外文物保护专家、学者200余人出席本次论坛。
■专家论点
新城与正定古城间应有“过渡带”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院顾问王东
王东表示,在滹沱新区规划中,正定历史古城与新城仅有原京珠高速一路之隔,距东门遗址最近处仅100米,原高速路两侧平均各留了250米的绿化带。新区起步区内设行政中心、商业中心,用地规模达2.75平方公里,距古城东城墙500米就搞高强度开发。王东担心的是,这么近的距离就搞“高强度开发”是否合适。
“是否在正定老城保护区周围对正定老城作一下景观分析,尤其是高强度开发对老城的影响。除此之外,新区的用地功能、交通、风貌也要进一步研究。”王东认为,新区与旧城应适当拉开距离,从景观、文物保护、城市功能、交通、市政等多方面、多角度综合考虑,将新的市中心、高密度开发区向东移,使新城与古城间保留一个较大的绿化和低密度的空间作为过渡。这样更利于正定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石家庄市新区的现代建设。
正定应异地重建临济寺
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宣方
宣方认为,临济寺现址位于正定县城区内,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陆续恢复起来的,限于当时的条件,只能在澄灵塔周边因陋就简重建一些简易殿堂,建筑风格缺乏特色,建筑体量缺乏气势。临济寺现址总体面积偏小,空间格局比较局促。
他表示,希望有关部门另辟新址,重建一个大规模的临济寺。临济寺现址并非历史上临济院的原址,因此易地重建不存在破坏文化遗产完整性的问题。他建议新寺选址宜在正定城南或东南方向、离京珠高速不远、滹沱河边为宜。例如,属于临济院旧址所在地的大临济村附近地块值得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