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对“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规定尚不完整,比如在丽江市祥和片区规划中,对14米以下的建筑,强调了“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风格”。但是对14米~24米的建筑,则没有作此强调。而现实中,恰恰是这些高层建筑破坏了整体风貌,制造出的“视觉污染”也最严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 丽江的国外游客,45%目的是文化旅游;32%是单纯观光,大多数游客认为“视觉污染是非常严重的”。
丽江新旧城区的规划失衡,乃是未来20年可持续发展的最大软肋!如不改弦更张,丽江古城将被商业街、集贸市场、宾馆团团围住,成为庸常城市化围墙里的“街心公园”,一如今天的紫禁城(故宫),因为北京的新老城区建设严重失衡,早已经失去了“城”的意涵,成为孤零零的博物馆。今日之丽江古城,恐成明日之紫禁城。
夏威夷是榜样
丽江旅游业的产业奇迹,至今仍在相当程度上掩饰了其深层次的发展矛盾,即增收不增利,对游客人次过度依赖,产品研发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以丽江旅游为例,在2007—2009年,丽江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次年均递增11.39%,使得丽江旅游的营业收入,从2007年约1.54亿元增长为2009年约1.83亿元,可公司净利润却由2007年约4667万元,降到2009年约3827万元,下降了42.69%。
2009年,丽江旅游的云杉坪索道恢复营运,接待人数大幅增长,可同年净利润非但没增长,依然下降了16.68%。该公司认为,主要原因之一是“云杉坪索道票价较低,导致公司收入增长幅度低于接待人数增长幅度”。可是,2008年云南省发改委批准云杉坪索道的客运票价,改造后由每人次20元调整为每人次上行30元、下行25元,涨价增幅37.5%,可运营商依然抱怨“票价较低”!
今年1—6月,丽江旅游营业收入约8374万元,同比增长16.94%,可净利润仅为约646万元,同比暴跌70.91%。一个主要原因是玉龙雪山索道技改停运。主营业务单一,产品研发能力之差,可见一斑!
其实,不断增长的游客人次,绝非丽江的救命稻草。在旅游发达国家,或者旅游发达地区,人均接待游客之比,正常值大约是1:2。而2007年丽江的比值是1:35.6,按照近年来旅游总人次的平均增幅,2012年前后,丽江的游客接待总量就将突破1000万人次。实际上,与丽江相同级别的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如夏威夷,当地居民大约100万,自定接待量最大值150万人次,人均接待比值是1:1.5,因为夏威夷知道,超负荷的接待量,将使旅游目的地由一流下降为二流。丽江的接待规模何时是个尽头?
新旧城区的规划失衡,单一粗放型的产业结构,千万人次在即的游客接待量,严重拉低了丽江旅游的品质和档次。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2001年,33.75%的国外游客觉得所有景点过于昂贵,32.5%觉得部分景点过于昂贵,只有22.5%觉得可以接受。调查评价,丽江旅游业“整体水平和服务质量偏低”,加之众多管理细节的弊端和瑕疵,损害了其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形象。
2009年4月,国家发改委批准的《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2008—2015》,赋予了丽江新的产业定位:康体休闲度假基地,次级商务会展基地,还要求发展和完善以丽江旅游等上市公司为基本构架的投融资平台。《纲要》对丽江的新定位,其实并不充分,标准还是偏低,战略视野过于局促。未来五年,政策利好,但留给丽江转型的踌躇时间并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