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惊人:朝阳街多处历史文化建筑闲置
时光荏苒,当记者站在这座建筑的面前,已经无法感受到它百年前的辉煌。能够看到的是一座门窗封闭,人去楼空,台阶上堆着残砖断瓦的老房子。正门上有块木制招牌,字都已经无法辨认,只能知道这里曾经开过一段时间的酒吧。在房子北侧,七个生活垃圾箱一字排开,臭气刺鼻。在垃圾箱的后面,记者发现了一块石牌,上面写着“克利顿饭店旧址”。
“要培养城市气质,文化资源别让它闲着。”盛中国在接受采访时说过这样的话,“植物人的最大特点是只有此时此刻,而没有过去。如果城市只有清一色的新楼盘,回头看看没了历史,那这就是一座植物人城市,这也是文化的悲哀。”
记者还发现,除了克利顿饭店旧址,整条朝阳街上的不少有点历史文化的建筑都处于“下岗”或者“半退休”中,十分可惜。比如,朝阳街南入口处的原新中国电影院旧址,是整条街最高最有特点的地标,从改造完后一直闲置,现在玻璃基本都碎了。一边老烟台人都知道的老字号“锦章照相馆”被封了门。同样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宝时造钟厂旧址现在卖起了自行车。1886年建成的盎司洋行旧址现在虽然利用起来成了一家画苑,但门前就是一家饭店的后门,臭水垃圾让人不由得望而远之。
荒废幕后:产权混乱让文化建筑处境尴尬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产权单位混乱是造成文化建筑处境尴尬的最主要原因。经过记者调查,朝阳街上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公管房,房管局、卫生局、旅游局、宗教局以及渔业公司等一些企业,都对房屋拥有使用权。
例如,克利顿饭店的产权单位是向阳房管处,而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房屋就被山东省印刷物资公司烟台分公司租用。据向阳房管处负责人介绍,朝阳街上像这样的承租单位有不少,历史遗留问题多而复杂。“如果没有政府出面统一规划,眼下的诸多问题都是很难解决的。”文化局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虽然知道很多建筑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可以发掘利用,但无法干预,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宝贵的文化资源闲置和浪费。
采访中,朝阳街一位老住户和记者谈了起来,“我也是朝阳街的老居民了,每一个院子里都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 木制楼梯年久失修,每逢下雨都往下掉渣渣。”
对此,很多市民认为,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彻底治理周边环境、尽快理顺产权关系、统一规划,是克利顿饭店这样的历史文化建筑走出困境的根本。“朝阳街不能作为商业住宅开发,唯有政府加大资金投入,采取保留、腾屋等多种手段,对周边环境治标治本地深度治理,然后按照规划方案统一进行改造,这样才能为美丽的海滨城市烟台再添一点厚重的历史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