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0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正式对外宣布,以科技进步法为题,启动全国人大历史上首次立法后评估工作。谁来评,评什么,怎么评?立法后评估迅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立法后评估又被形象地称为“立法回头看”,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试点开展此项工作已近三年。从2008年底开展关于奥运立法的评估开始,2009年进行《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立法后评估,到前不久完成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评估报告已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通过。立法后评估工作已经有力推动了相关工作的开展,为切实“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案例:价值千万小院成民俗游景点
鼓楼北、什刹海旁,年近九旬的张老爷子出生在东城区国盛胡同的一个小院里,见证了这座小院近一个世纪的变迁。如今,每天到他家“登门拜访”的中外游客有几十人,一辈子当工人的张老爷子没想到,小院为他的晚年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
这座约500平方米的宅院历经130年风风雨雨,用油松木造的正房不裂不漏,基本保持了原来的格局和风貌。小院是张老爷子的父亲从前清一位官员手中买下的,在张家经历了日本占领、国民党统治到新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上世纪50年代,院子被几个单位占据,十几家住户陆续搬进来,小厨房、防震棚盖得见缝插针,让小院失去了往日的宁静。“文革”后落实政策,张老爷子虽然拿出全套的“房契”,也只能每月收上一百多元的公房房租。
2005年3月,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小院的新生步入快行道。首先是小院被划入政府确定的北京旧城30片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之内,国家保护房屋所有者对房产的支配权。通过政府出资补贴、法律诉讼等多种途径,张老爷子一家终于把小院完全收回自己手中。
这时,许多投资者和房地产中介纷纷登门,开价千万以上收购小院。有的老板甚至直接带着设计师来看房,现场就要开支票。而与此同时,本市旧城保护危房改造修缮的指导政策和鼓励措施也相继出台。
“与其靠卖房一夜暴富,不如给子孙后代留个家。”张老爷子谢绝了上千万元高额买房的请求,自掏腰包20万元,加上政府配套的历史文化保护区房屋修缮补贴5万元,按照文物部门和建设部门规定的标准,对小院进行了保护性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