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大运会组委会新闻办在市民中心召开首场“印象深圳”新闻发布会,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林翰章介绍了“绿色深圳,绿色大运”相关情况。为保障深圳大运会的环境质量,深圳已设立120个环境监测站点,每天监测一次主要场馆和比赛水域的环境质量状况。省环保厅副厅长更是率专人驻深监测辐射源。
十项行动保“绿色大运”
林翰章介绍,为实现“承办一届历史上最出色的大运会”的承诺,市人居环境委科学制定了大运会生态环境保障1个总体行动计划和10个专项行动计划的“1+10”文件体系,全面开展空气、水、噪声等环境综合整治,确保“绿色大运”目标的实现。
“在燃油机组方面,全市现役11台燃油机组全部完成油改气,实现二氧化硫零排放。这11台燃油机组已有6台安装低氮燃烧器。”林翰章说,同时推进工商业锅炉的污染治理,现在已累计淘汰燃烧高污染原料的锅炉690台,改用清洁燃料208台。经淘汰和改造后,每年可减少重油使用量9万多吨,折合年减排SO2约3000吨,减排量为全市总排量约10%。在降低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简称VOC)方面,人居委完成了包括比亚迪、中集公司等101家重点VOC排放企业的整治工作,每年减少VOC排放约9800吨。
深圳今年上半年在空气质量整治上出重拳,对全市256家加油站、6座储油库和150辆油罐车全部完成油气回收改造,污染物排放削减幅度达到95%以上,全市每年可削减油气污染物排放约1.2万吨。同时,推广清洁能源汽车,大运期间深圳市投放各类新能源汽车2011辆,占大运会交通车辆3810辆的52.8%,已成为世界上使用新能源汽车最多的城市。
查处环境违法1054宗
除了加大环境整治外,深圳也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林翰章告诉记者,全市纳入大运会监管数据库的各类污染企业9614家,环境监察部门共排查厂(场)25292次,排查出需整治企业2696家,已完成整治2397家。今年上半年,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054宗,吊销排污许可证3家。
“在企业污染整治中,多数企业都很配合,顺利完成整治任务,但也有156家企业未达标,其中124家涉及到锅炉,有32家是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物排放企业。”林翰章表示,该委联合有关部门,对156家企业依法实行了停产整治,如果在规定期限内没完成整治,大运以后也不得复产。为了加大环境督察,省环保厅派出14人专门执法队伍驻深督察,该委也派出10个督察组每天对各片区的关停企业情况,包括正常生产企业的排污状况进行监督。
“2008-2010年,深圳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分别达到了219亿元和234亿元、273亿元,占当年GDP比例分别是2.8%、2.85%和2.87%,每年都在增加。”林翰章说,通过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深圳市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目前深圳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水平,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主要饮用水源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源水质要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比赛涉水区域水质良好,满足比赛要求;全市景观水体基本满足不黑不臭的要求。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深圳空气质量进一步好转,达到优良空气质量的天数为178天(其中优67天,良111天),合计占总天数的98.3%。环境保护部近日公布,今年上半年,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只有68个城市达到二级标准,而深圳榜上有名。此外,只有10个重点城市二氧化硫平均浓度达到了一级标准,深圳也名列其中。
重点赛区环境每日监测
为及时、准确掌握深圳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深圳市建立了全市环境质量监测监控网络,全面覆盖大运会的所有场馆和重要区域,并根据大运会赛事运行的安排,专门增加了监测点位、监测频次和监测项目,建立了环境监测预警系统,以保障赛事的顺利进行。
林翰章透露,全市共建成环境空气质量子站23个(新建子站9个),同时启用3台大气流动监测车;新增布设噪声自动监测点19个;设置75个水环境水质监测点位(在大型活动水域、比赛水域和主要景观水域新增31个)。从8月8日起,由目前每月监测一次增加到重点监测项目每日监测一次。同时,建立机动车尾气污染移动与固定点相结合的查处网络,设置3个固定遥测监控点,启用3台中精度和高精度流动监测车在主要路段和敏感路段巡查监测,以及组织了10个机动车路检执法小组及时查处超标排污车辆。
辐射源管理也是大运环境质量保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深圳备案的各类辐射源单位有427家,涉及到的放射源总量有3009枚,还有射线装置涉及到1534台,放射源总量占到全省1/3。林翰章说,为了加大对辐射源的管理,深圳除了从源头上把关外,还实行严格的“从摇篮到坟墓”管理,从购买到使用完毕的最终处理都全程监管。大运期间,省环保厅副厅长专门带队,率领监测人员、技术人员驻深监管辐射源。
大运会期间自愿停驶机动车车主
建立“绿色出行碳账户”注册指引
“绿色出行碳账户”是深圳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中国民促会绿色出行基金,面向个人交通出行领域建立的专业化、长期化、公益化的碳减排计量体系,致力于为广大账户持有人的低碳出行方式换算碳减排积分、提供碳减排补贴,联合新能源汽车厂商提供各类长短期试驾机会,联合商业机构提供各类消费优惠,提供各类参与国际低碳环保活动或组织的机会,促进推动低碳环保事业发展。
一、倡导市民自愿注册绿色出行碳账户、自觉履行大运会期间的停驶承诺。
二、活动内容:结合深圳大运会期间“绿色出行、停用少用、给力大运”行动,自愿申报停驶机动车的车主,可自愿登录中国碳账户平台网注册个人“绿色出行碳账户”,记录大运会期间以及今后长期的各类自愿停驶情况,换算个人碳减排积分,支持深圳打造低碳绿色发展模范城市。
“绿色出行碳账户”是注册车主在中国首个自愿碳减排平台上的唯一永久账户,可用于未来个人碳减排、碳中和、碳交易等业务,可作为个人支持国家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