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都记者获悉:仿古街的商铺老板,早在7月13日就收到文件,“未签订拆迁协议的商铺,不拆了。”佛山名镇片区涉及仿古街的规划是否已经调整?对此,名镇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暂时不回应这个问题”。
旧城改造一直被当作推动G D P增长的重要力量,然而,人们却忽略了其对财富的巨大消耗和浪费。其实,旧城改造在中国是特有的,在西方世界很少有这种说法。长期以来,我们重G D P增长而轻财富的积累,重短期的效益而忽略长久的规划。虽然旧城不断被新城取代,但更多看到旧城哭,很少看到新城笑,甚至改造得新不新旧不旧不伦不类。同时,伴随着旧城的消失,原有的文化积淀不复存在,原来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也灰飞烟灭。诚然,我们的发展仿佛陷入了这样的怪圈:越是每天忙着拆了建、建了拆的地方,G D P增长越快,干部的政绩越突出,当然干部的个人财富增长也越快,如此一举多得,干部们亦乐此不疲。而事实是财富却在悄无声息中被损耗了,这些地方的百姓幸福指数往往也很低。
请问,缘何我们不能以百年的眼光来科学规划我们的城市发展呢?而在西方,规划一旦制定,就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人都必须按照规划进行城市建设。再比如,西方国家修建下水道,一劳永逸,此后虽然再也不能在拉动G D P增长方面做贡献,却在悄无声息地节约巨额财富,提高着城市的运行效率,提升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中西对比,不仅体现着规划着眼点的远近差异,也体现着对G D P和财富的态度差异。
确实,受G D P指挥棒和短视的城市管理理念的影响,一些城市规划普遍缺乏科学性和稳定性,许多城市往往是一任领导一个规划,导致城市建设、管理的混乱。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及其可持续发展本是极其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在一些城市管理者那里,城市规划却成了朝令夕改的计划,这样自然规划赶不上变化。譬如佛山名镇片区仿古街的规划就是一个佐证!
一些城市管理者希望自己的城市成为宜居、幸福城市,殊不知,是否宜居、幸福,惟有广大市民说了才算数,而只有社会和谐、治安良好、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生活舒适便捷的城市,才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因此,仿古街商铺拆与不拆,需城市管理者转变城市建设理念,注重适度、均衡、以人为本。少做一些“大手笔”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多做一些精雕细刻的惠民工程、里子工程,让仿古街真正成为市民的幸福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