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化历史的城市是有底蕴的城市,有旅游载体的城市是有资源的城市,在无锡,南长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拥有这份珍贵的底蕴与资源。明天,10月18日,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区将正式落成,建成后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必将成为"最无锡"的一张城市名片。
一路走来,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性修复之路坚实而审慎。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修复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对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整治和复兴,延续历史文脉,塑造人文特色,优化综合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把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成集世界文化遗产、旅游休闲度假、文博艺术欣赏体验于一体的国际旅游街区,使之成为无锡旅游最具江南文化特色、最显运河古韵风情的绝版地、最具竞争力的国家5A级景区。
现在看来,清名桥之于无锡,相当于新天地之于上海。
历经16年六轮规划论证
无锡市区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清名桥古运河及沿河区域的保护规划工作,本着“规划定功能、策划定项目”的思路,自1992年开始,历经16年六轮规划论证,最后形成了较为前瞻的、科学的、完备的系统规划。
重点规划包括:由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南长新城(古运河)概念性规划》,市规划局编制的《南长新城控制性详规》、由两院院士、著名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家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亲自指导、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副所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吴唯佳教授主持编制的《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复兴修建性详细规划》。
纵观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各类规划的编制,体现了以下特点:一是资源调查先行、学术研究先行。二是充分考虑到大运河清名桥段遗产的多样性和整体性保护原则,既考虑到大运河水工遗产,也考虑到聚落遗址与非物质遗存。三是根据遗产保存状况,拟定了明确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分类整治措施,有效地避免了“建设性破坏”和“保护性破坏”的发生。四是注重大运河清名桥段活态遗产的延续与发展。
着眼于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
根据《无锡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无锡市将重点开发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两大精品系列,其中文化旅游开发上,将重点打造具有独特江南水乡特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南长街、南禅寺、清名桥、古运河及两侧荟萃的历史人文景观、并整合环城古运河,规模化、易操作和经营的“古运河”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
为此,南长区紧紧围绕建设最优魅力中心城区的总体目标,以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高品质旅游休闲片区为统领,以文化创意和旅游休闲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当选“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为契机,坚持高目标定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品质招商和高效率运营的五高原则,全力把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集世界文化遗产、旅游休闲度假、文博艺术体验于一体的运河活态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区和国际旅游目的地,使之成为无锡旅游最具江南文化特色、最显运河古韵风情的精品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