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保护改造 >>
 
拯救具集体记忆的独特场所 建构文化认同

时间:2012-04-1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陆邵明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澳大利亚悉尼沃尔什湾鸟瞰。

陆邵明提供

卡姆登水闸市场最初形成于1974年,水闸沿岸的废弃车间、码头庭院被重新利用,自发形成了手工业车间以及特色小市场。

陆邵明摄

我国处于城镇化持续发展阶段,2011年城镇人口比率超过50%。有学者认为, 许多国家的城市场所在变迁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全球自由资本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冲突。对大量存在于文物保护名录之外、富有群体记忆与情感依赖的公共场所进行拯救与活化再利用,已成为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沃尔什湾(见图①)位于澳大利亚悉尼大桥附近,曾是悉尼港的货运码头之一;其手指状的独特码头意象已经与公众集体记忆中的城市安全、货物保险、传统手工艺紧密联系在一起。1994年一家大型私营财团着手对这一区域进行改造,最初的方案是准备拆除其中的两座码头,然而这一设想遭到了公众的强烈反对,原因是该方案将会导致原有场所独特肌理与文化记忆的破坏。于是方案调整,完整保留了伸出式的码头形态,支撑码头平台的木桩、岸边拴马圈、移动羊毛捆的升降机、防汛混凝土墙等风土景观原汁原味地得到保留。对码头原有附属用房、仓储建筑进行了生态优化与创新利用,在功能策划上融入了多样化的城市功能:零售商业、办公、小剧场、公寓以及一个特色沃尔什音乐节,最终为旅游者、定居者、上班族营造了一种高品质、有特色的生活景观。鉴于该项目在活化记忆场所方面做出的贡献,近年来国际组织授予它一系列设计与市政奖项。

 
上一页 页码:[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拯救具集体记忆的独特场所 建构文化认同 的资料
· 人民日报治理之道:提升城市建设的文化品位 [2016-05-24]
· 建设历史文化名城 青岛城市风貌规划编制年底完成 [2016-05-26]
· 探寻苏州三山岛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发展之路 [2015-09-09]
· 张兵-城乡历史文化聚落的网络保护 [2015-08-27]
· 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 [2015-08-17]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