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广州市地铁二、八号线延长线项目(同福西站)贴出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公告(征询意见),根据附贴的广州市规划局核发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拆迁范围涉及《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的两条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其中的部分建筑已被列入2012年开展的历史建筑普查推荐名单。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广州市规划局与地铁公司进行了沟通。
近日,广州市规划局公布了其与地铁公司协调的结果:拆迁范围中位于洪德巷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的洪德四巷、洪德五巷将不拆除,以保护洪德巷历史文化街区建筑肌理和风貌的完整性。该站点的功能将尽量向南华西地块一侧转移。而拆迁范围中涉及南华西街历史文化街区的部分因建筑质量不具有保护价值仍要拆除。
这是《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公示及开展历史建筑普查后首宗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利益有冲突的拆迁案。据透露,地铁公司修改后的优化设计方案将维持车站原有征地红线,洪德巷街区25座房屋只征收不拆除,方案已获广州市领导同意批示,并已上报广州市规划局审批。
专家逐栋察看建筑 建议地铁公司优化方案
据介绍,广州市规划局于2012年12月28日主动约请地铁公司进行沟通。为推进问题解决,2013年1月10日,广州市规划局又邀请广州市名城委专家汤国华、黎显衡及负责首次历史建筑普查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张智敏,会同广州市文广新局、海珠区有关部门、地铁公司进行现场调研,逐栋察看拆迁范围内的建筑,并召开了协调会。
专家指出,项目涉及的洪德巷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的传统建筑质量、肌理和历史风貌比涉及南华西街区范围内的更具有保护价值,建议地铁公司优化设计方案,将该站点的功能尽量向南华西地块一侧转移。专家们认为不仅要保留获推荐的历史建筑,还应尽量不拆除洪德巷地块的其他旧建筑,以保护洪德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肌理和风貌的完整性。
1月11日,广州市规划局副局长周鹤龙带队到现场就如何落实专家关于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意见,与地铁公司领导进行了协调与研究,达成了完整保留洪德巷历史文化街区征地红线范围内旧建筑的一致意见。
基于完整保留洪德巷历史文化街区旧建筑的一致意见,1月23日,地铁公司拟文上报广州市领导,提出修改优化设计方案。
据了解,在原设计方案中,洪德四巷、洪德五巷的拆迁部分用于建设地铁出入口、冷却塔、紧急疏散口。从地铁公司优化方案图可见,这些功能目前已转移到洪德路东侧的南华西原征地地块。
广州市规划局: “只征不拆”有示范意义
据介绍,保留不拆的历史建筑将由地铁公司进行修缮与利用。
“这个结果既尊重了依法行政,维持原来征地红线范围不变,又保护了历史文化遗存,探索了对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征而不拆,由征收方履行对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建筑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权利和义务,更好地探索了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存的新路子。”广州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指出这一处理方式的意义。
该负责人表示,原来在洪德巷部分的拆迁地除了作为出入口等功能外,还有部分作为施工用地。此事将对今后的拆迁有示范意义,即拆迁必须避让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