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地下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滞后,在今年南方强降雨所形成的“长江2017年第1号洪水”就考验了沿途所经过城市综合承载的能力。
坐标:江西、湖南,受“长江2017年第1号洪水”严重影响,鄱阳湖多站点出现超警水位,70余趟途经江西的列车临时停运。长江中游莲花塘江段7月1日8时水位涨至35.52米,超过警戒水位2厘米,国家防总针对长江流域汛情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
仅从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截至7月4日10时,据初步统计,6月22日以来的强降雨造成湖南省14个市州118个县市区1621个乡镇受灾,因洪涝灾害直接导致死亡27人、失踪8人,受灾人口1145.9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879.6千公顷,倒塌房屋3.86万间,造成了严重的人员、生产、经济损失。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尹学朗表示:“强降雨过程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湘东和湘西,以长沙、岳阳和怀化等三市州相对集中。从灾害成因机制看,大部分地质灾害分布在切坡建房、切坡修路地段,在长时间高强度的降雨作用下成灾。”
这已暴露出城市地下的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一直以来重视地上看得见的楼宇建设,轻视地下基础设施投入,是大多数城市的通病。
“地下城市”关心不够,理念滞后,设施落后,相当多城市的地下管道欠账较多。
流域防洪,城市排涝,城市道路及雨水管道建设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各做各的设计规划,地下的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有效的统筹规划。
鉴于此,在国内外各界精英的强烈关注与呼唤声当中,2017(第十二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支持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海口市人民政府主办下,海口市规划局、海口市会展局、中国国际商会海口商会、北京邦蒂会务有限公司承办下7月27日将在海口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作为这一年度盛事,今年大会的主题确定为——“城市双修 生态宜居 绿色智慧”。这场会议规格之高,被称之为城市发展与规划领域的“达沃斯”。只有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从而保证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只有拉动社会资本投入,才能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
大会将邀请国内外有关机关和单位、国际组织代表、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各城市负责人及代表、城市规划、交通运输、生态城市与环境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国内外知名学府城市规划设计学院专家、教授,著名规划院所和科技公司,开发商及国内外城市规划设计专家、国内外规划设计公司、交通规划、环境设计院所、公交企业和园林景观设计咨询公司的专家及业内人员等上百名嘉宾参加了此次盛会。
值得关注的是,与会部分嘉宾为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芝加哥)终身教授;大城市研究所亚洲及中国研究中心(ACRP)主任将亲临大会张庭伟、同济大学副校长;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吴志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王凯、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佛罗里达大学教授彭仲仁、同济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伍江、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副校长张大玉、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孔彦鸿等国内顶级外专家。
本次大会将设立21个研讨专题:
1.国际生态城市理论前沿与实践进展、2.生态宜居城市规划建设、3.中外城镇化发展进程比较、4.绿色交通与综合交通体系、5.智慧城市建设最新进展、6.城乡规划改革与城市转型发展、7.黑臭河道治理与水生态修复、8.历史文化名城(镇)的保护与发展、9.城市双修理论与实践、10.城市综合管廊线规划建设管理、11.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12."多规合一"与空间规划体系变革、13.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实践与有机更新、14.城市设计与城市特色风貌塑造、15.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管理与产业创新、16.绿色生态社区评价与发展、17.雄安新区与京津冀协调发展、18.科学把控"城市设计"试点工作、19.美丽中国生态理论与实践、20.数据移动的可持续城市、21.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双休升级版的海口实践等相关议题进行专题学术研讨,是业内人士思维交锋碰撞,共商创新与治理,共同展望行业发展前景的高端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