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是我国历史上城市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也是市镇发展最为活跃和成熟的区域之一。从先秦时期城市的源起和形成,到宋代市镇的广泛兴起和发展,再到近代以降的曲折波动和艰难的现代转型,江南城镇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进。

民国上海都市建设计划图。图片来源:《江南城镇通史》
今年6月,由浙江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学者合作撰写的《江南城镇通史》(精装·七卷本)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据悉这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区域城镇发展通史。
为深化江南城镇与社会史研究,10月14至15日,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城市史研究会、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举办了“《江南城镇通史》发布会暨中国城市史研究高端峰会”。
江南城镇是最有故事的地方
在中国城镇发展史上,江南地区是我国最早产生城市的地区之一,地位特殊。更重要的是,江南的城镇发展水平长期走在全国各地前列,既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又在许多方面具有典型意义。
“江南城镇是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最为活跃,最有生机,最有故事的地方。”中国城市史研究会会长熊月之说,“《江南城镇通史》的出版无论对学界,还是对社会都有很深影响,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对于‘一带一路’,都有重要价值。”

明代都城图。图片来源:《江南城镇通史》
据悉,《江南城镇通史》分为先秦秦汉、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代、清前期、晚清和民国七卷,考察了从史前时代到民国时期江南地区城镇起源、产生、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江南城镇的活动形态与特点,揭示了江南城镇的发展道路及其与区域社会的关系,总结了江南城镇的基本特色和历史价值。
上海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齐书深进一步介绍,200余万字《江南城镇通史》的撰写始于2007年,历经6年的时间,到2013年基本完成,正式进入编辑出版流程。随后成功入选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清末城厢分布图。图片来源:《江南城镇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