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即将来临的时候走进海南,人们到处都在谈论,海南要建设“国际旅游岛”。什么是“国际旅游岛”,是指发展战略的提升,还是强调全新的发展目标。温家宝总理今年4月考察海南时也强调了这点。他说,要把建设“国际旅游岛”作为海南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制高点和突破口。
如今,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澎湃激情正像南海波涛滚滚而来。
满足强劲内需的高水准标准化建设
海南是经济结构比较特殊的省份。建省21年来,全省GDP比重为:农业占30%、工业占10%、以旅游为主的服务业占60%,工业用地只占2%。以旅游为抓手引领经济发展,显然抓到了点子上。
三亚市旅游协会陈国江会长指点着海滩上的游人对记者说,不要将“国际旅游岛”理解为这是重点接待境外游客。一方面,我们确实欢迎各国旅游者前来海南,但必须看到,海南旅游市场是由强劲的国内消费需求支撑的。既然是“国际旅游岛”,我们对国内和境外的旅游者和度假消费者一视同仁,都提供优质服务,标准化服务。国内消费者在海南接受的服务,应该是国际高水平的。
熟悉业内情况的陈国江说,面对每年2000万人次国内游客,过去的小打小闹粗放型旅游经营显然不行,海南已经大大加强了旅游基础建设,与夏威夷、巴厘岛、普吉岛等太平洋区域的著名旅游岛屿相比,现在海南的五星级酒店和阳光沙滩、椰风海韵等自然风光一点儿也不差。但是在国际美誉度、形象知名度,以及翻译、服务等软件方面还有差距。改善了这些,才称得上名副其实的“国际旅游岛”。
海南省旅游协会旅游推广及咨询服务中心总经理孙德清认为,依据特定资源、旅游开放程度高、环境质量和服务标准高,综合配套设施齐全,具有独特文化魅力,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是“国际旅游岛”的应有之义。
由此看来,今天的海南旅游还发展得不够平衡,全岛旅游设施南强北弱、东热西冷,滨海景观多于腹地。除三亚外,其他地区旅游开发还显得松散、未成规模。
许多旅游业界人士指出,海南旅游业已经比较能够满足高端消费需求,但是对普通消费的服务还需要大大提升。根据国家旅游局的信息,今年前9个月,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了14.3亿人次。从这个角度看,现在海南一年迎接游客2000万人次,还有很大潜力,如今正是加快建设的好时机。
琼海市副市长朱华友对此的体会是:“国际旅游岛不是一夜建成的,它是今后发展的目标和标准,是海南经济增长的引擎。”
把生态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海南岛的腹地中心地带,是著名的五指山区。来到森林密布的五指山,满山翠绿,清气扑面而来。这里是海南主要江河的发源地,是海南岛之“肺”,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8000个,是不可多得的纯天然氧吧。五指山市森林覆盖率高达83%,居全国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