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不仅是华族的发祥地,也因其具有十三代王朝的辉煌历史,而更为瞩目。
作为一座有着丰厚历史文化遗存的古都,唐大明宫、汉长安城、西汉陵群、秦始皇陵、周丰镐遗址等诸多大遗址散布于西安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但基于国家文物保护规定及历史原因,遗址范围内往往是城市的“贫民区”。大明宫遗址区地处西安城市贫穷落后的道北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相对偏低,户均住房仅20多平方米,一二十家公用一个水龙头,这一状况与西安文明古都的形象极不协调。
城市中心拥有大遗址的地方,不仅仅是西安,还有郑州、洛阳、无锡、扬州等。“城市中心区的遗址与城市化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这是中国大遗址保护亟须解决的问题,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只有创新思维,打破常规,才能找到破解之道。”西安市文物局一官员认为。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西安与其他城市一样也面临着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根据西安城市总体规划,西安主城区占地面积为525平方公里。其中,西安现代城区与古遗址区的重合度几乎为100%,重要古遗址对城市发展空间的叠压度达到37%。
在西安市市长陈宝根看来,如何保护好这些大遗址,使其永久存续,并得以弘扬,发挥其时代价值和作用,是西安大遗址保护面临的重要课题。
他说:“西安的发展迈上了新台阶,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城市人口和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加快,给大遗址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新技术、新理念也给大遗址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城市化与遗址保护:对立中的统一
长期以来,城市化背景下的大遗址就如同湖面上的浮萍一般,没有根基地漂浮着。
“这些年我们开始把目光注意到在城市化加速进程中倍感尴尬的那些城市中的古代遗址,这些古代遗址由于可视性弱,它们往往成为城市不引人们注意的伤害最大的一些文化遗产。”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来自国家文物局的数据显示,我国已公布的235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古遗址和古墓葬总数为710处,符合大遗址标准的共583处,其中大型古代城市遗址近200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