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估算贵阳一中原址地块土地如果招拍挂的话,每亩地价格估算应该是666.6×8×6000=3200万元。按贵阳一中原址面积40多亩计算,3200万元×40多亩,可达13亿元以上。也就是说,如果这块地拿出来竞拍,房开商13个亿能拍下已经是“搞到事”了。
换句话说,在贵阳一中原址建设城市中央公园,政府至少“亏了”13亿元。
专家:市委市政府“大手笔”
“首先,是对市委市政府这个"大手笔"的大嘉赞赏!”昨日下午,但提及这个一早看报纸获悉的“大好消息”,贵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院长黄勇依旧激动不已。
“毕竟咱们贵阳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城市,如此大的一块"黄金宝地",能拿出来建公共绿地,实不容易。大家都知道,沿南明河的商品房,现在都卖到1万以上了,还别说这个南明河的"点睛之处"!”在研究了一辈子建筑科研、设计的黄勇看来,这个“大手笔”能在贵阳出现,不比上海、北京、杭州这些经济本已领先的地区,更值得称赞。同时,此举对于大幅提升城市品位的作用也是不容小看的。
黄勇认为,虽然贵阳是出了名的“林城”,但大多是“仰仗”连绵的环城林带。“事实上,我们中心城区的绿地,真的不多。”黄勇说,现在这5.2万平米的新增绿地,无疑为中心城区的绿化率作出巨大贡献。
决策过程从“绿地”到公园
贵阳一中老校址用地临南明河,呈半岛状,总用地约5.2万平方米。
2005年,贵阳一中搬迁金阳新区时,市委、市政府向社会承诺贵阳一中老校作为环境用地。
2006年8月29日,市政府组织规划专家评审会,评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贵阳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方案中贵阳市一中老校址规划为公共绿地。
2008年2月22日,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周在市政府召开会议,明确原贵阳一中原址地块修建生态公园或中心绿地。市规划局按程序于2008年3月15日上报市政府,并于3月24日市长办公会审查通过,同年3月27日上报市委,并审查通过。
2008年8月6日按照《贵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规定》的有关要求,市规划局及市教育部门就贵阳一中老校址用地性质调整问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为有利于贵阳一中老校址用地规划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2008年5月21-31日市规划局在省市相关媒体针对贵阳一中老校址用地规划向社会公示征求市民意见;
2008年7月25日市规划局在大十字广场对贵阳一中老校址用地规划进行宣传,并就“贵阳一中老校址用地规划问题”以问卷方式展开民意调查。结论显示:绝大多数市民关心贵阳一中老校址的规划并赞成建设绿化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