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初步规划,未来将充分利用规划区域的交通便利、山水田园风情和历史文化气息浓郁的特点,构筑自然观光、文化体验、祖庭朝拜、温泉度假、修学旅行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主要发展:宗教文化旅游、自然休闲观光旅游、生态观光农业旅游,形成面向国际国内的多层次的旅游产品。
将利用楼观台、草堂寺、重阳宫等宗教祖庭丰厚的宗教文化资源遗存,精心打造与秦岭北麓区域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旅游文化产业板块,形成宗教文化旅游品牌;利用临潼、汤峪丰富的温泉资源和文化魅力,形成国际旅游度假区和疗养胜地;利用翠华山、南五台等地质景观和朱雀、太平、王顺山、祥峪等森林公园,形成自然生态游的新热点。此外,文物古迹保护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划定保护重点;坚持“原真性和整体性”相结合的原则,整合历史资源。
按照这一规划,拟依托秦岭范围内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度假区,建设集星级酒店、温泉洗浴、商务会议、户外运动为一体的世界级的休闲中心和旅游服务综合体。塑造世界级休闲度假中心,提升旅游知名度。在此基础上,配设中高档星级酒店、商务会议、培训中心、户外运动场、(OUTLETS)特色购物、民俗文化、停车等服务设施,满足旅客吃、住、游、购、行、娱等旅游六大要素,并推动特色旅游文化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大秦岭保护规划要对得起子孙后代 专家坦言:担心出现过度开发
“秦岭是西安的生态屏障,是西安的水源涵养区,它直接影响着西安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西安未来发展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城市非常重要。大秦岭的保护规划一定要经得起各方面的推敲,这个保护规划应该站得高一点,我们这代人要对得起子孙万代。”昨天,参加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保护利用总体规划论证会的特邀专家,对规划方案提出了殷切期望。
梁锦奎:有秦岭作后花园很幸福
西安市规划委员会秘书长梁锦奎说,有秦岭作后花园是很幸福的事情,这是西安人的幸福,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秦岭保护办公室,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举措。秦岭一定要保护,同时秦岭也一定要开发 。
首先要保护山势,禁止开矿,有山、有水,有木,秦岭才有活力。这种保护要依靠群众,依靠当地居民。在开发里面一定不要商业化,不开发这么大一个宝库不为人所认识,这是一个很大的浪费。开发旅游就是修一些简单的设施,并科学布置,不要成片。有一些新修的建筑,有一些人迹,有一些人烟,也是好事,但是要注意量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