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景区规划 >>
 
从颐和园到奥运公园看景观石的历史变迁

时间:2011-09-01  来源:中国花卉报  作者:李先军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石头,作为一种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种产物,历来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从中国传统园林里面“园无石不雅”的观点,到现在石头在生活环境装饰中的大量运用,无不说明了,时代在变迁,但人们对于景观石的欣赏和热爱没有变。

颐和园见证太湖石的兴盛

在传统园林里面,造园者大多为达官贵人及满腹经纶之家,于是就有了古典园林里面错落有致的驳岸设计,有了古典园林里面欣赏奇石的审美,即瘦、透、露、皱、丑的“五点”标准,而这种石头恰巧捧红了太湖石(在古代,究竟哪一类园林石最优呢?在品石蔚然成为一种时尚的唐代,大诗人、著名造园家、赏石家白居易在著名的《太湖石记》中就指出:石有聚族,太湖为甲。)因为天然的太湖石本身就具有这些特点的潜质,稍经留意,就能发现其中的精品,于是大江南北的古典园林里面用的最多的景观石都是南方的太湖石,从江南小院到皇家园林,从亭台水榭到植栽盆景,都出现了太湖石的身影,这其中,古九州之一的青州明衡王府遗址里面就保留着四块享誉海内外的精品奇石:福、寿、康、宁。这几块大自然的恩赐,让很多奇石爱好者慕名前来,细细欣赏;于是就有了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里面大量太湖石的应用,从入口的“寿”石,到排云门前“十二生肖”的景观点缀,无不是太湖石的身影,至此,太湖石在中国古典园林里面的影响力达到巅峰之极。

斗转星移,历史回到了现代,景观石也在这种历史的变迁中发生着变化,虽然现在很多景观或园林的初学者在绘画之初都会临摹南方湖石的画法,但现实的社会文化、精神信仰发生了变化。现在的景观石有了更多的品种,比如太湖石、奇石、黄蜡石、泰山石、假山石、五莲红等等,但太湖石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受人追捧,原因如下:首先,在古代,太湖石的欣赏着多为饱读诗书的文化之人,他们的精神境界是我们现在很难达到的,于是,他们可以面对一块湖石发愣半天,而写出精彩诗文,但现在社会的人们已经没有那样的情趣,有时在学识方面都难及古人;其二,古人对于湖石的欣赏,源于江南私家园林的受追捧,而湖石也是距离私家园林比较近的景观石产地,于是,推广开来,就有了皇家园林临摹私家园林的做法,有了大量湖石被搬进颐和园的故事,但如今,景观石的被发掘已经很多,种类也更齐全,于是出现了现在景观石百花齐放的局面;最后,湖石所拥有的特质与古代人的精神信仰有着很大的关系,在他们眼中,只有瘦、透、露、皱、丑的奇石才是他们感觉比较好的,而如今,人们对于不同景观石的审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赏形到赏纹理,从赏大小到赏质地,从单独欣赏到与周边环境的融合等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为明显的例证则是现在各种居住区、别墅群、办公楼、公园等里面放置的不同类别的景观石。

奥运公园见证泰山石的影响

颐和园代表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辉煌,而如今造园的辉煌又是什么的?答案应该是2008年奥运公园。百年奥运梦想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他对于全世界都具有特别的意义。因此,与其相配套的环境景观设计和场馆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置身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之中,你会感觉到古典城市肌理在现代的延续,从故宫到如今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这是历史前进的方向,更是一种趋势,一条通向自然的轴线。

从自然始,最终归隐自然,这是一种人类的轮回。

细心的人可以发现,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也运用了大量的景观石,而这次的主角已经不再是布置在颐和园里面的湖石,而是富有国泰民安之意的泰山石,从入口处几块铭文的入口标识,到里面的场景点缀,从重要节点的布置,到最高点仰山上泰山石的运用,无不说明了,当今社会景观石的主流已经从对湖石的欣赏,转变到对于泰山石的欣赏。这其中,也是蕴含了深层次的道理。

泰山,作为五岳之首,享誉海内外,尤其是关于其国泰民安和赈灾辟邪的说法,更是深入人心,很多现代人更愿意实在一些,将泰山石放在重要的景观环境中,这样也能求的一份心灵的慰藉,于是,泰山石就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精神信仰。

但作为世界双遗产的泰山,现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人们开垦山体会对山体造成破坏,泰山石本身还是不可再生资源,于是在发展与保护的面前,如何保持一种平衡关系更是值得人们去深思。

一花一世界,一石一人生,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对于你所中意的石又是什么的,这需要每个人细细品味。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从颐和园到奥运公园看景观石的历史变迁 的资料
· 高围栏对颐和园风貌造成的影响是否有考虑 [2012-02-23]
· 奥运公园再生水利用研究 [2010-03-11]
· 为保护颐和园圆明园海淀六郎庄将整体搬迁 [2009-12-07]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