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6日下午,珠海市市政园林和林业局主持组织召开 《珠海淇澳红树林湿地公园规划(2011—2016)》评审会。来自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中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的七名评审专家详细地阅读了规划稿,认真听取了编制单位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的汇报。评审组认为:该规划编制内容全面、详细、科学、可行、起点高,一致通过了该规划。专家认为,珠海淇澳红树林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为推进珠海市湿地保护规划建设迈出了历史性一大步。
据悉,珠海淇澳红树林湿地公园,总面积362.48公顷,将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面积最大的湿地公园。它将贯彻“保护优先,低碳节能”两原则,落实“生态湿地、人文湿地、科技湿地”三理念,建设“生态保育、科普教育、赏树观鸟、湿地探索”四大景区。工程建设总投资约5亿元,首期1.68亿元。
淇澳红树林湿地公园位于珠海市淇澳岛,地处珠江四大出海口之咽喉,公园周边拥有其他公园无法比拟的红树林湿地景观和人工、半人工湿地景观,区域内湿地环境的保护对粤港澳珠江口生态安全和湿地圈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湿地公园的北部是国内红树林连片面积最大的 “淇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可为淇澳红树林湿地公园规划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淇澳红树林湿地公园建设目标是:以“生态教育”为特色,以“湿地文化”为内涵,通过低碳化管理、建设生态建筑、营建生态净化和循环水系、采用绿色能源和绿色交通工具等途径,展现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理念。
据介绍,珠海淇澳红树林湿地公园将被打造成“国家级湿地公园”和“国际重要湿地”,并将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最有特色、最有影响力的红树林湿地公园。
根据实际景观资源、地形地貌等,淇澳红树林湿地公园划分为生态保育区、湿地科普教育展示区、赏树观鸟览鱼鉴蝶区、湿地探索游览区四个功能分区。
生态保育区旨在对公园范围内西部的水域周边进行改造,规划种植红树林,并将中心库塘区作为鸟类的主要栖息地和觅食场所进行严格的保护,同时进行鸟类栖息地的修复、扩大和提高,吸引更多的鸟类来此繁衍。
湿地科普教育展示区是结合红树林湿地公园及湿地保护区内丰富的生境生态类型和鲜明的湿地景观特色,规划需要进行水域改造和浅陆地构造,进行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为学校提供难得的环境教育和培养市民环保意识的实践场所。项目包括红树林博物馆、水禽博物馆、湿地科普教育中心、岭南水乡湿地文化村、湿地植物科普园等。
赏树观鸟览鱼鉴蝶区是改造现有鱼塘水域,营造不同水深的生境环境,并恢复红树林湿地生态景观,深水可供游船行驶,以满足游客在红树林中游玩的需求,同时构建一些人工景点,如景观桥、水生植物园、红树林迷宫水道、蜻蜓池等,丰富红树林公园的可观赏性和可娱乐性。
湿地探索游览区将充分利用红树林湿地公园中部和东部的山地区域,为游客提供休闲观光、登山健身的场所。规划在中部山区主要建设登山道、观光亭及环山自行车道等。
参加评审会的还有珠海市国土资源局高新区分局、珠海市规划局高新区分局、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珠海市财政局、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珠海市海洋农渔和水务局、珠海市文体旅游局、珠海市环保局、珠海市高新区公共建设局、珠海市市政园林和林业局和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代表。(淇澳担杆保护区资源发展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