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注重绿色、环保和人文等开发理念的外资发展商凯德置地,从2008年开始,其旗下的项目就开始按照其集团2006年出台的《绿色建筑指南》来执行。据悉,其在佛山的四个项目——凯德泊宫、凯德瀚城、凯德城脉、凯德天伦世嘉均达到了绿色建筑的标准。凯德置地华南区总经理罗臻毓坦承,绿色建筑确实提高了成本,但是这样做有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而且在新加坡和别的地区有很多成功的经典案例,在中国实施的问题也不大。同时,凯德还追求从理念上向居住者灌输“绿色”理念,不断举办形形色色的环保活动。“作为一家负责任的房地产企业,我们除致力于为佛山人提供优质的住宅产品外,也积极关注佛山的可持续发展,从绿色建筑到推广绿色环保,我们希望凯德能提供一个平台,号召佛山人来关心自己生活的城市,带动更多的佛山人和凯德一起来传播绿色环保的理念。”
是一种发展趋势
“我渴望住得舒适,住得健康,希望拥有绿色又环保的居住环境,但是在现实中,这样的房子并不容易找到。”环保主义者Candy表达了自己的矛盾和困惑。
记者发现,在房子交易过程中,“有无绿色”和“绿色多少”,成了市民们判断绿色住宅的最基本的标准,对其他诸如节能或环保材料的应用则没有多少人关注。“绿色住宅就是指小区的绿化程度吧,还有其他标准吗?”在某国企工作的梁姨这样回答记者的提问。
黎迪康也坦言,就实施的反馈来看,受制于成本,除了外来开发商,本土开发商很少愿意在住宅领域的“绿色技术”大做文章,目前商业地产在这方面反而做得比较成功,如写字楼。其分析,写字楼单体量小,成本高也只限于一幢两幢,开发商可以承受。
但是多位受访者也表示,“绿色建筑”将是未来房地产业的发展方向,概括来说,是更注重山水环境、和谐人居生活和健康环保、节能等要素。
“我觉得倡导绿色建筑,大的开发商有大的做法,小的开发商也有小的做法。如保利水城走高端路线,占据稀缺性资源,因而他们可以一面创造大面积的水景自然景观;而小的楼盘,则可以通过引入高科技元素、提高整体规划、加强人文氛围等营造‘绿色’元素。”一位业内人士说。
国家在这方面引导的进度也在一年年加快: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7年8月又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2008年4月,由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与绿色建筑专委会共同成立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简称“绿建办”),负责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管理工作。经过一步步的举措,逐步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相关知识
何谓“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又叫“可持续性建筑”、“生态建筑”。根据“世界绿色建筑委员会”的定义,能够将建筑对自然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的建筑被称为“绿色建筑”。
我国“绿色建筑”的起步晚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上世纪80年代,“绿色建筑”概念开始进入我国,2000年前后形成讨论热点,2006年开始实施具有国家标准性质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评价体系。《标准》给出了“绿色建筑”明确定义: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