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技术应用 >>
 
建筑节能投入仅占房价1%低碳改造大有潜力

时间:2009-12-08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徐海星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全国能耗总量1/3来自建筑”、“新建办公楼能耗一般比老建筑高10倍以上”。如不加以控制,预计到2030年,我国建筑能耗总量将是26亿吨标准煤,几乎达到目前全国能耗总量。

尴尬现实:节能建筑还不到一成

建筑能耗是指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包括采暖、空调、照明、热水、家用电器的使用等。我国建筑能耗目前已经超过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4,达到27%左右,是世界同纬度国家的3倍。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尔给记者列出了这样一堆不容乐观的数据,“我国现有存量建筑总面积约为430亿平方米,真正意义上的节能建筑只有29.3亿平方米左右”。而我国目前每年新增的20亿平方米的建筑中,8成都是高耗能的。

广州市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管理办公室表示,对于具有较好节能潜力的建筑,其节能改造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可观的。

改造前景:用太阳能省一半煤电

以空调能耗为例,目前国家对高能效空调和节能灯进行补贴,“1级和2级能效的空调售价已接近了半年前4级和5级能效空调的价格”,广州苏宁营运总监顾伟透露,以全国的平均使用时间计算,“1台大1匹的1级能效空调,1年下来比5级能效空调要省约450度电”。

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自然能电源研发生产企业,深圳翰田科技董事长巫振乐对记者表示:“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已降至2~4毛钱每度,比5毛钱每度的煤电更有成本优势。”以安装80盏路灯或大楼顶灯为例,如果采用太阳能发电系统,20年内能节约650万度电,等于节约2300吨煤左右。

专家算账 短期成本高长期更省钱

能减少60%~70%消耗的节能建筑,为什么难以推行呢?

短期内投入较高是原因之一,但巫振乐说,如果从长期看,则大大节省成本。他给记者算了笔成本账:太阳能发电系统的使用寿命为10年,而企业在3-5年内就可收回投入成本,至少可省下5年的煤电消耗。

“建造节能建筑的一次性投资会使工程造价增加大概10%左右,”王尔说,“珠江新城的房价20000~30000元,节能投入仅仅是房价的1%。”而且从长远来看,由于能源消耗降低,节能建筑肯定更划算。

此外,针对外界“太阳能、风能等发电量不稳定”等说法,巫振乐说,实践证明,即便阳光不充足,10~15天连续运行没问题,还可以用风能补充。

广州市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合理的小区规划设计和建筑体型、朝向设计,同时选择性能良好的墙体、屋面隔热材料,并通过科学地设计高效的空调系统,便可达到既节能又省钱的目的。(记者薛松、刘新宇)

相关新闻 广东试水超级节能项目

本报记者昨从广东省经信委独家获悉,全国首个“虚拟电厂”超级节能项目二期工程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准,主要内容为照明、电机、锅炉、生产工艺、建筑系统和配电系统等领域的节能改造。

据悉,该项目定义为“虚拟(能效)电厂”工程,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亚洲开发银行共同研究开展,广东省作为试点省份。一期项目今年初获发改委批准。

能效电厂并非实体电厂,其核心功能是投入资金改造用电设备,使这些设备更省电,改造平时家庭常用的电灯、空调等,由此减少的电力电量能耗,等效视为“虚拟电厂”向电网提供电力电量。

记者获悉,已经有多个电力设备企业受益,此外,一些环保企业也从中分到一杯羹。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建筑节能投入仅占房价1%低碳改造大有潜力 的资料
· 中国建筑节能网 [2016-06-07]
·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 [2016-06-07]
· 第十二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 [2016-05-31]
· 第十一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 [2016-05-31]
· 第十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 [2016-05-31]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