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低碳技术的引导和激励机制
借鉴国外经验,建立绿色证书交易制度,它是建立在配额制度基础上的可再生能源交易制度.在绿色证书交易制度中,一个绿色证书被指定代表一定数量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当国家实行法定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时,没有完成配额任务的企业需要向拥有绿色证书的企业购买绿色证书,以完成法定任务。通过绿色证书,限制高碳能源的使用,引导企业研发和采用低碳技术,发展低碳的可再生能源;制定和实行低碳产品优先采购政策,优先采购经过生态设计并经过清洁生产审计符合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通过低碳产品优先采购引导企业对低碳技术进行战略投资,大力开发低碳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通过制定和实施低碳财政、税收、融资等优惠政策,引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技术升级,有效降低单位GDP碳排放的强度,实现低碳发展。
加快低碳技术人才的培养
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其关键就是要有掌握先进技术的科技人才。目前我国低碳技术人才短缺.以新能源领域人才现状为例,全国可再生能源学院仅有1所,我国风电产业当中受到长期专业技术培训的人不超过50个。因此,加快低碳技术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高等教育应把低碳能源技术、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的专业放在突出的位置,直接为企业培养大批急需的低碳技术人才,使他们掌握最优化的设计方法,提高研究、设计和创新能力,加快低碳产品研发速度,缩短低碳产品的研发周期。
加强国际低碳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上关于低碳能源和低碳能源技术的交流,尤其是要加强与欧盟、美国和日本的低碳技术交流与合作。在低碳技术的研发中,欧盟的目标是追求国际领先地位,开发出廉价、清洁、高效和低排放的世界级能源技术。美国实施了清洁煤计划,开发创新型污染控制技术、煤气化技术、先进燃烧系统、汽轮机及碳收集封存技术等。日本重点开发削减温室气体的捕捉及封存技术,化石能源的减排技术装备,如投资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装备,形成了国际领先的烟气脱硫环保产业。我们通过各种交流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效的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同时应充分利用我们广阔的市场条件,制定一些特殊的优惠政策,吸引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到中国来,共同示范,共享成果,争取双赢,为我国低碳技术发展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