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在设计阶段使用的真三维道路智能设计系统,它能把立项阶段道路的设计数据摆到‘拼盘’里面,进行真三维的可视化计算和应用。从而把原来的纸质图样变成真三维的道路设计图样,将道路设计数据和‘拼盘’数据进行叠加,通过这个平台展示后的结果,还可以导回专业道路设计软件中,然后再进行详细设计。”
据郭力介绍,为提高道路桥梁养护管理水平,中交宇科开发了“可视化道路桥梁养护管理系统”,在实现道路桥梁养护管理业务基础上,结合激光雷达测绘技术和真三维可视化空间信息技术,建立了路况基础数据、真三维道路实景、动态检测数据、养护工程管理数据于一体的可视化养护管理信息平台。该平台将道路、桥梁养护信息与真三维道路桥梁数据进行关联绑定,使养护数据实现真三维表达,增强了养护信息的可视化表现力,降低了实际养护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为道路、桥梁管养工作实现采集自动化、管理可视化、决策科学化奠定了技术基础,提升了道路桥梁管养工作的管理水平。
“我们开发的可视化交通运营管理系统,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可视化为目标,建立可视化的交通运营综合管理运行服务系统。该系统实现了采集、整合和集中处理各类交通运营管理信息资源,使数据充分共享,并可以对交通路网和重点场所(如事故多发路段、重点桥隧、大型客货运场站等)进行实时监控和交通业务数据分析,以提高公路运营和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控性。”该系统的建立不仅有利于提升交通行业管理水平和公众服务水平,而且有助于促进交通行业的信息化发展。
“光听我这样说不够形象,走!我带你去看看案例演示。”郭力似乎觉得只凭口头的语言表述并不能充分展现ChinaTrans可视化系列产品的优势所在。于是,在他的热情邀约下,我们来到了位于楼层中间的会议室。
“每个细节都是动态的”
“真三维道路智能设计系统,是我们研发的人员通过人机交互界面修改路线平、纵、横和边坡参数,自动计算土石方量和调配量,并能够迅速得到多个路线比较方案的主要工程量和工程造价,它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野外测量工作,还能加快工程进度,节省工程造价,保证设计结果的精确性和可追溯性。”
随着技术人员的讲解,大屏幕上呈现出了一系列全线公路交互漫游的三维动画,犹如坐在直升飞机上近距离俯视地面上的画面,其逼真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都是实景。”郭力笑道,“你所看到的场景是我们利用机载激光技术快速获取的高精度三维背景数据,它是将野外地形地物实景搬到了室内。设计人员可以再利用真三维道路智能设计系统实时测量地形地物,自动提取高精度平横纵地面线,在真三维地形实景上进行平、纵、横设计。这样就实现了设计过程、设计结果的真三维可视化,并且可以与通用道路设计软件进行双向数据交换。这改变了传统基于二维地形图设计的理念,充分考虑并真实再现了地形地貌、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影响因素,实现了道路设计的智能化与可视化。”
“从不同角度鸟瞰或浏览路线的三维设计方案,实现路基、桥涵、隧道、标识牌等设计实体的三维展现。根椐视觉、运动感觉和时间变化,通过模拟驾驶来检测、评价线形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优化线型组合。除了可以预览工程建成后的效果,还可以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可视化监控。”技术人员边介绍边演示一座大桥的施工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每个细节都是动态的,每天的施工进展情况在这个平台上都有一个真实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