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技术应用 >>
 
城市安全,玻璃幕墙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

时间:2011-06-02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连日来,玻璃幕墙的安全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有着高楼“水晶外衣”之称的玻璃幕墙,究竟“脆”在何处?在我们日益重视节能、环保的今天,城市需要怎样的“肌肤”?专家给出自己的见解。

玻璃幕墙有“软肋”

所谓玻璃幕墙,就是用钢结构作骨架点,由金属构件与玻璃板组成的建筑外围护结构,将玻璃材质透光性好、耐久性高的特点与建筑设计理念充分融合。1917年,在美国旧金山建造的哈里德大厦,首次采用了玻璃幕墙。

同济大学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艾晓秋博士,目前正针对城市高层建筑群中玻璃幕墙结构的风灾破坏进行研究,此研究也是该所与上海市气象局合作研究的重要内容。她指出,这项技术在诞生之初,也与其他新技术一样,源于物理理论、材料以及建筑工艺的聚合创新。然而,任何一项技术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在其推广和应用过程中,玻璃幕墙的“软肋”也逐渐显现。

其一,在数百米的高楼上,风速较地面会有显著增大。建筑表面风压大小与风速平方成正比,如此大风日夜不停冲击下,要将建筑主体结构、幕墙框架受力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并不容易。而另一方面,部分玻璃幕墙在设计之时,出于美观、成本等考虑,跨度较大、承重点分散,同时玻璃面板材料的刚度较低,易发生脆性破坏。

其二,从时间上说,我国的玻璃幕墙技术,处于“应用早于管理、先用于工程后健全规范标准”的状态。1983年,从北京长城饭店和上海联谊大厦采用玻璃幕墙起步,国内新建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披上了“水晶外衣”。而相关工程技术规程及规范条文等,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才相继颁布。

其三,从空间上说,相当一部分采用玻璃幕墙的高层建筑呈现“群居”状态。高楼林立产生的“楼群风”,建筑表面须承受的风压极可能瞬间增大数倍,这对玻璃幕墙的设计、施工、维护等各环节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汉考克之痛”引反思

许多建筑师都知道建筑史上有名的 “汉考克之痛”——

1971年建成的波士顿汉考克大厦,60层240余米的建筑,外墙全部用浅蓝色的镀膜玻璃,整座大厦宛如一面巨大的明镜,耸立在城市中心。阳光在镜面上折射反照,时移景异,变幻无穷。建成之时就赢得赞誉无数,成为现代建筑成功应用玻璃墙的一个范例。然而,这一轰动欧美的摩天大楼在建成后不久,就陆续出现玻璃外墙破裂,1973年的一次风暴就吹坏了数十块玻璃,碎玻璃落下来又砸坏了其他玻璃,大厦一度千疮百孔,损失重大。

越来越多业内专家由此反思,玻璃幕墙技术,为建筑带来设计之美的同时,是否也伴生了其他消极因素?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耸结构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博导马人乐坦言,相较于石材、金属板等常见外围护结构材料,采用常规玻璃幕墙的建筑能耗往往要高出一倍。2005年开始实施的我国首部《公共建筑节能标准》中明确:“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均不应大于0.70。”节能与否,已成为如今玻璃幕墙发展的一道高“门槛”。

同时,玻璃幕墙引发的光污染也进入了公众视野。其反射产生的眩光进入高速行驶的汽车内,可能造成人的突发性暂时失明和视力错觉,进而引发交通事故。为此,国内外不少地方已经制定法规,对道路两侧建筑采用玻璃幕墙采取严格限制、谨慎审批的措施。

高楼选“外衣”眼光当放宽

马人乐指出,玻璃幕墙应用不应因噎废食。目前,国内外正开展大量研究,致力于提升这一技术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而随着管理法规的不断完善,相信它依然是建筑设计中的美丽要素之一。

与此同时,在建筑设计领域,选择大楼“外衣”材料的眼光能否放得更远更宽,让更多绿色环保新技术为城市增光添彩。去年落幕的上海世博会上,来自全球的新技术展示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新窗。如日本馆的超轻“膜结构”,这层膜白天能透过阳光,还能利用太阳能发电,让建筑物在夜晚闪闪发光。在“膜结构”的外表,还形成一层“水膜”,引入阳光减少照明用电,可强化冷暖空气的流通,减少空调能耗。再如,澳大利亚馆外表运用了用钢铁炼成的新材料——深棕色的耐候钢,在大气中具有优良的抗蚀性能。

透过玻璃幕墙,我们也许应该好好做一道思考题:城市,究竟需要怎样的“肌肤”?怎样的都市家园才是宜居的、与自然相和谐的?美丽却易碎的“水晶之城”显然不是唯一的答案。综合考量舒适、美观、安全、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建设的一大要义。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城市安全,玻璃幕墙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 的资料
· 山东将建"一张图"信息平台 卫星实时监测城市规划 [2016-06-16]
· 打破“村村点火” 推动城市规划高度集约 [2016-06-16]
· 李群:高标准、精细化搞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2016-06-13]
· 2015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6-05-31]
· 徐振强:智慧城市生命力在于与城市规划、生态文明协同创新 [2016-05-30]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