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挤且慢 专家称公交优先要多占道路资源[0]](http://xx.dahe.cn/category/photo/2008/09/24/10800_20080924_48.jpg)
道路拥堵也导致公交行驶不畅
昨天,本报刊发驾车“耍单儿”占了出行道的报道后,拼车上路、单车单行避开高峰的话题引发更多人的关注。有市民发问,一旦实行拼车或者单车单行避开高峰上路,肯定会分流大量的出行者改坐其他交通工具,郑州的公交当前已不堪负重,它能否承担市民出行的重任?公交优先困局在哪儿?
现状公交一挤二慢最烦人
作为市民出行的主要方式,公交车本应方便快捷,但目前郑州的公交车不尽如人意,一度因为一挤二慢而被戏称为“蜗牛公交”。
来自郑大新校区的大学生小张说,8月19日下午5时,她乘72路公交车准备到紫荆山逛街,车在高新区科学大道遭遇小堵,在花园路遭遇大堵,特别是在花园路与农业路交叉口、花园路与红专路交叉口,公交车都是近20分钟不动。最终,车到紫荆山,已是当晚8时35分。
在北环陈寨租房生活的“大学生创业族”王庆庆也说,6路公交车是他以前去火车站与女朋友相会的“专车”,但最近很少坐了,不得不选购了电动车代步,原因就是文化路太堵,公交车太慢,造成约会频频晚点。
不仅是车速过低,车内拥挤、车次太少等问题也是市民诟病的焦点。在7时~9时、11时~13时、17时~19时等高峰时段,公交车往往都是“闷罐车”,乘车环境极差。一位常坐68路车的市民王先生说,在高新区始发站,车辆往往都已坐满,还没进市区,车内已无立足之地,“闷罐”一路。
此外,不少市民都经历过在某个公交站牌处“苦苦等车车不来,不坐车时接踵而至”的尴尬,这也是市民对公交现状不满的发泄点。
公交车惹得市民不少怨言,究其原因,主要是道路拥堵导致公交行驶不畅,这是不少市民和公交司机的共识。
探因专家剖析郑州公交困局
郑州公交当前存在的困局是什么?发展中存在哪些瓶颈?9月22日下午,在郑州市第二届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专家论坛会上,专家学者对郑州的交通状况进行了剖析。
在论坛会上,一直关注郑州公交发展的美国3E交通公司规划师徐康明阐述了郑州公交发展中存在的困局。他说,很多时候我们大家都在谈公交优先,但在道路资源的分配上,虽然小汽车的出行可能占20%,但它却占据了80%到90%以上的道路资源。
徐康明认为要解决城市公共交通问题必须把有限的道路资源优先分配给最经济的交通方式——能够大容量为人们出行服务的公共交通,人们的出行才会更加顺畅。
公交优先是不是车辆越多越好?郑州市政部门负责人说,公交优先并不是公交车越多越好,公交优先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是政府要在财政上有所倾斜。在公共政策和财税方面要对公共交通的运营企业实行优惠。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到优先,公交优先才能真正实施起来。
这位负责人表示,公交优先,就是老百姓优先、大众优先,将城市道路有限的资源优先分给公共交通,加快公交专用道、公交场站的建设,加强科技在公交领域管理中的应用,扩大公共交通的覆盖面,积极推进公交的快速发展,便于居民出行。
发展轨道交通、快速交通已“起航”
对于郑州市民关注的郑州公交发展问题,郑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任西峰表示,目前郑州市已经完成了对轨道交通的系统规划。作为轨道交通的延伸和补充,快速公共交通系统也将随着规划的实施而得到重视和发展。
任西峰透露,目前,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已通过建设部专家组审查。根据规划,郑州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快速交通为主体,融其他客运方式于一体,使公共交通达到35%以上。
根据系统规划,中心城区将形成“三横两纵两环”的格局,长远来看,要形成206个轨道交通。在轨道交通和快速交通的基础上,干线公交换乘等候时间不超过3分钟,在平峰不超过5分钟。
同时,市政府已编制了郑州市综合交通的近期规划,在公共交通方面加快了一号线和二号线路的实施,力争年底开工;在BRT方面,要建立快速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常用公交方面,在近期要新建115条线路,常用公交车辆争取不低于6700辆,这在近期要实施。加强公交场站、公交专用道的建设,新建公交专用道60公里。同时建立公共交通信号系统,力争公交质量、运行速度得到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