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在非机动车道上设置停车位,会影响正规停车场的生存和发展。投资200万元、占地4100平方米、设计110个标准停车位的兰溪市城北停车场,于今年4月8日正式交付使用以后,每天的停车率不足3%,出现了场外的人民北路上停满车辆,场内车辆寥寥无几的怪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有些市民觉得把车停在路上既方便又省钱,而把车停在停车场,既麻烦又要花钱。为了吸引广大市民前往停车,养成到停车场停车的良好习惯,进一步规范停车秩序,兰溪市建设部门决定,从今年6月份开始每天上午8时至下午5时,城北停车场实行免费停车。出人意料的是,免费停车也不见效果。可见,有了非机动车道上的停车位,就不能使市民养成到停车场停车的习惯。如果不在非机动车道上设置停车位,乱停车者将受到处理,那么,停车场外爆满,场内冷清的现象就不会出现了。
其三,在非机动车道上设置停车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停车难问题,只会使这个问题进一步加剧。现在有些地方解决停车难的办法,往往是在非机动车道上设置停车位。一旦机动车增多,停车场地不足,就在非机动车道上增加一些停车位,不去考虑如果停车位无法再增加,又该怎样去解决停车难问题。也许,有人会说,在非机动车道上设置停车位,也是迫于无奈的权宜之计,待有了足够的停车场,非机动车道上的停车位自然会取消。殊不知,正是这种心理,助长了一些市民随意乱停车的行为,强化了相关部门“暂时对付一下,到时候再想办法”的心理,淡薄了抓紧规划、建造停车场的紧迫感。
因此,取消非机动车道上的停车位很有必要。当然,在目前停车场缺少的情况下,马上取消非机动车道上的停车位有难度,可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一方面按照不同的路段,逐渐减少停车位,另一方面,要向市民承诺,在规定时间内建好多少个停车场,并制定长远的停车场建造规划,以应对不断增多的机动车辆。
方一凡
目前取消不现实
停车难问题是城市交通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造成停车难问题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城市机动车辆拥有量每年都在大幅增长,而机动车辆停车位不能同步增多,现有的停车位远远不能满足停车需求。通常依据国际标准,市区公共停车位(不含车主自备车位)达到全市车辆总数的15%~20%时,才能缓解停车问题。而现在我们的城市公共停车位都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停车位少,导致大量机动车乱停乱放,并增加寻找车位的无效交通流。即使非机动车道不设停车位,无处可停的机动车照样会在非机动车道上停放,甚至会在机动车道或人行道上停放,这样无序停放将会使交通秩序更加混乱,进而影响整个城市道路交通的畅通和安全。
要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当是多建停车场。而实际上,在城市较中心的区域建停车场并非易事。建停车场的土地成本和建设成本都是相当的高,而其经济效益却很低,很难吸引民间资金,因为建成后运营收费一般难以抵偿建设投资,从而缺乏投资的吸引力。除非政府投资,否则,在短时间内靠建停车场来缓解停车难,难度很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现有道路挖掘停车潜力,在有条件的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道一侧增设一些停车泊位,是缓解停车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很多大中城市的通常做法。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取消非机动车道的停车位是不大现实的。
当然,非机动车道顾名思义是供非机动车通行的,在非机动车道设置临时停车泊位要严格掌握,必须根据非机动车道宽度、非机动车流量进行科学测算,以尽量不影响非机动车正常通行为前提,并加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