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缓堵这个话题,本报前两天刊登了很多名人有关机动车限行的讨论。也有市民建议,外地私家车大多不熟悉城中心路况,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可以考虑让外地私家车停在二环路以外,车主换乘公共交通进城中心办事。外地车该不该限行,如何限行,同样有各种各样的观点。
四川驼峰越野汽车俱乐部理事蒋伟强:
设红色牌照高峰期不进城
蒋伟强已被堵车堵得伤透了心,“我都不想在成都开车了,特别是上下班高峰的时候,挤得头痛。大家越堵越去挤,越挤越堵,应该提高驾驶员和行人的素质,合理地设置信号灯。但现实情况是,出租车难打,公交车难挤,只有开车。我一般不在上下班高峰期开车出去,要么提前,要么晚一点。”
蒋伟强认为,很多私家车没有必要天天在中心城区开。他建议借鉴新加坡的做法,缓堵效果明显:设置一种红色的私家车牌照。这种牌照的车,每天下班高峰之后至次日上班高峰之前,可以开进中心城区,周六周日全天都可以开。其他时间,不能开进中心城区。政府对这种车征收的各种税费减半。
蒋伟强认为限制外地私家车进城不可取。其他城市来的车,强行让人家停在城外,礼仪上不妥。
欧洲房子董事、总经理吴江西:
过境外地车可引导从二环外走
吴江西认为不该禁止外地私家车进城,成都是一座包容的城市,成都人也可能开车去其他城市。“如果我开车去别的城市,被禁入城,我就会觉得这个城市对我不友好。”但他认为对那些为了抄近道的过境外地私家车,可以考虑适当限制,引导其从二环路外过境。
观止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桢:
鼓励拼车限制一人开车到处窜
陈桢认为,成都要将外地的人流、物流引进来,只能适当限制外地货车入城,对外地私家车不要专门限制,就算让人家打的进城中心,成都的出租车也太难打了。
她认为,靠修路也不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就算修现在10倍宽的路,按照现在的私家车发展趋势,还是会堵车的。“缓堵的根本在于解决公共交通网络,公共交通应该比私家车更快、更方便。如果成都满街都能招到出租车,我就不开车了。而现在,很多公共汽车晚上7点多就收车了。”
陈桢说,公共交通很发达后,才能限制私家车入城。比如伦敦,就规定车辆进入中心城区要多缴费,车一进城就会被电子设备记录下来,随后会收到缴费通知。
很多私家车,在交通高峰期一辆车上只坐一个人,还在中心城区到处窜,增加拥堵程度。陈桢建议,这种情况也应多缴费,政府应该鼓励拼车,而不是鼓励人人都开一辆车上街。堵凶了,整个中心城区的街道就会变成“停车场”。成都商报记者 余文龙
缓堵·网友说
公交跑不赢自行车 正常吗
网友“熊某”认为,单双号限行能给城市交通、环境带来很好的改善,但也给很多人带来了不便。如果实行单双号限行,可能有车没钱的,隔天开车,受到的影响最大;有车有钱的,再买辆车,受不到多大影响。好的方法是改善交通状况,提倡错时上下班,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降低人们承担的公共交通服务成本,将私家车与公共交通的成本拉大才是好办法。
有网友表示,现在交通严重堵塞,大多数市民出行非常不方便。有些公交车比自行车还慢,正常吗?私家车第三城又怎样?很荣耀吗?如果我们的城市公交很发达,老百姓出行很方便,哪还有那么多人再去买个车来养起呢?我们的工作思路应该放在如何加快我们的公交建设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