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划公交专用道
■增辟社区公交线
■增建枢纽方便换乘
(北京)市交通委近日公布的上半年公共交通出行情况显示,轨道交通客运量同比增长34%,而公交车客运量同比增长仅4.7%。到2015年,轨道交通更是仿佛化身“吸铁石”,日客运量将达到1000万人次。虽然2015年公交车日客运量也将达1500万人次,但承运客流比例将由现在的九成降为六成。
面对突然发力的轨道交通,长久以来一直肩负北京公共交通出行重任的公交车的发展将做如何应变?昨日,北京交通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表示:“到2015年,公交车要变得更快、更方便。”
全市公交专用道将联网
现状
目前,本市公交专用道长279.7公里,名列全国之首。然而这些道路分散在城市各个方向,彼此连通不够,没有形成快速网络。
应对
“现在,大量公交车与小汽车混行,乘客体验不到公交车的快捷。”郭继孚表示,为了吸引客流,未来必然需要施划更多公交专用道,并将这些单独的线连接成网,为公交“提速”创造基础。
今年,本市将增加10公里以上的公交专用道路,其中大部分分布于拥堵路段。根据《北京市建设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行动计划(2009—2015年)》,到2015年,本市公交专用道总里程将达450公里以上,并连接成网,中心城90%的乘客步行到最近车站距离不超过500米。
摆渡车接驳地铁与社区
现状
目前,本市公交线网四通八达,足够覆盖主干道,然而很多新小区仍普遍存在出门数百米找不到公交站的窘状。年内,随着大兴线、亦庄线等5条地铁线开通,房山、亦庄等区域的许多小区居民也迫切需要公交车接驳。
应对
“公交线网的覆盖率仍然不够。”郭继孚坦言,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公共交通肩负起市民往返居住地和工作地的重任,其中公交车主要负责接驳地铁,覆盖如地铁周边小区、在城中心但地铁达不到的地区等。
郭继孚表示,今后,地面交通有望深入到居民区,尤其是大型住宅区等出行密集路线上,可以通过开通类似T3航站楼的循环式摆渡车,方便市民出行,快速到达地铁、枢纽站点等。同时,公交线网将减少主干道重合线路,主要加开次干道公交,四环内原则上不再开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