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今年下半年,亦庄、大兴、房山、昌平、15号线一期等5条连通郊区新城与城区的轨道新线将开通。公交和地铁将相辅相成,公交线整合后,撤下来的公交车也不会闲着。
它们将在轨道交通尚未覆盖的地区上岗,尤其是在新城、南城、西南部地区增开线路,利用城区四环与五环之间的路网,开通横向跨区域线路,将部分向心客流疏导为过境客流,缓解进城客流压力。
同时,随着轨道交通的四通八达,“9”字头将整合现有车辆、线路和场站资源,适当减少城区重复设站,主要发展郊区支线网络,扩大远郊线网的覆盖。
市民最大实惠:如果有市民住在没有地铁、出行又不便利的地方,家附近增加公交车的几率大大提高了。
上地、西站等地将开分时支线
措施:公交集团将在回龙观、望京、方庄等社区以及北京西站、六里桥、木樨园、动物园等十余处交通条件复杂的地区新开多条短途公交便民支线。这些线路大多采用环线运营模式,初期配车5至10部车,分时段运营。
解读:每天只在早晚高峰时段往返于城铁与小区之间的548路公交线,让住在回龙观龙华园、龙兴园等多个小区的居民赶地铁时间缩短了近20分钟;专1线每天绕着故宫和天安门转圈,不仅广受游客好评,还打压了前门地区的黑车。
今后,这类小区延伸线和区域微循环线路将在全市推广。
另外,目前1路与1路区间采取的普通线加“大站快车”的模式也将推广。这样做可减少公交车停靠次数,提高通勤速度。尤其对城郊连接线的潮汐客流,实现车随人定,高峰按客流方向单向增密发车数量和频率,低峰则减少发车,让出道路资源。
市民最大实惠:有了分时支线,高峰时发车多了,市民不用担心挤不上车了。
更新全换空调车便宜又舒适
措施:今后,本市更新的公交车辆将一水儿都是空调车。公交将根据客流需求,合理调配运力。通过智能调度系统、IC卡系统加强客流调查,有关部门将对线路高峰客流实现动态管理,实现人多车多,人少车少。
解读:高峰配大容量通道车,提高运力;满载率不超过75%,低峰以加大空调车比例为主,提高舒适度。
市民最大实惠:相比“9”字头空调公交“2元起”的价格,公交集团空调车都按“1元起”收费。同时,在非高峰时出行,即能坐上更舒适的空调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