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票制派”
在昨日的听证会上,北京地铁2元一票制的模式受到听证代表的普遍欢迎。
“学习北京好榜样,大运前后一票制,2元3元任意坐,通向民生幸福城。”听证会现场,消费者代表胡书亮举起了自制的“标语”牌为一票制做“广告”,引起了全场的鼓掌。他认为,低碳绿色的交通工具是未来大力发展的方面,深圳地铁在大运会之前应该实行一票制。
而低保户代表吴泽秋则表示,他每月的低保收入是415元,一天可用收入不到14元,“如果我坐地铁单程票价达到8元,那么回程我坐到半路就没钱了。”因此,他表示,应该实行北京的2元一票制,让更多的低收入人群坐得起地铁。
“灵活派”
政协委员代表李勇表示,三套方案的听证感觉像在做选择题,但对月票政策等方案却没有体现,方案太单一,市民选择面少。
“一名在加拿大生活的张女士特意打电话给我建议,能不能采取多种票值,给经常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人群一些优惠,包括在特定时段或给特定人群给予相对的优惠。”专家代表韩彪也如此认为。
“低票价派”
消费者代表杨文厚提出,根据世界银行相关研究报告,在发展中国家中,人均交通出行成本平均占收入的5%~8%为合理,按深圳2009年社会平均工资46723元计算,则市民每次出行成本应为6.4~10.4元最合理,也就是单程票价则控制在3.2~5.2元之间,若按三套方案计算,市民花费则需要4~6、5~7、5~7元。“因此,我建议深圳地铁票实行2元为起步价,5元封顶的做法。”
政府代表胡春雷表示:“按当初的设计,轨道交通可以承载500万~700万人次,实行低票价有利于吸引人流,政府对公共交通事业的补贴是政府的责任所在。”
热点释疑
自从本月10日城市轨道交通票价听证会预备会议以来,地铁票价的走向一时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媒体和市民纷纷对三套方案发表了各种意见,而在昨日的听证会上,市发改委价格处副处长袁方还对热点问题作出了正面回应。
袁方认为,新旧票价的比较需要科学的比较,比较的基础和指标必须相同。此外,比较要从总体水平考虑,不能只考虑个体差异。
“轨道一期工程是分段计价,而调整后是按里程计价,标准不一样,因此,比较新旧方案应以平均费率为指标。”袁方说,“2009年,市民乘坐地铁的平均费率为0.42元/人/公里,而按三套听证方案测量,2012年平均费率分别为0.36元/人/公里、0.38元/人/公里、0.36元/人/公里,市民的出行成本比现行成本要低。”
袁方说,2012~2014年地铁客流量、运营成本、票务收入等都是预测值,考虑到随着地铁年限的增加,维护成本也随之增加,因此略有盈余的运营情况有利于维持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