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事关市民出行成本的城市轨道交通票价听证会在五洲宾馆举行。在听证会上,围绕着市发改委先前公布的三套听证方案,代表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尤其是消费者代表,轮番对听证方案进行“炮轰”。
在听证代表们的“论战”中,既有建议暂缓票价听证的“搁置派”,也有建议学习北京模式的“一票制派”,还有建议实行票制多元化的“灵活派”,而更多的则是建议2元起步,低里程价的“低价派”。然而,代表们达成的共识是,地铁作为公益性的事业不能只是简单地计算建设和运营成本,最重要的是达到良好的社会效应。
三套方案
方案一 起步价:首6公里3元
里程价:超过6公里部分,每一元可乘坐10公里。
方案二 起步价:首4公里2元
里程价:4公里至12公里部分,每一元可乘坐4公里;12公里至24公里部分,每1元可乘坐6公里;超过24公里部分,每一元可乘坐8公里。
方案三 起步价:首4公里2元
里程价:4公里至14公里部分,每1元可乘坐5公里;14公里至28公里部分,每1元可乘坐7公里;超过28公里部分,每一元可乘坐9公里。
市发改委公布听证方案
参加昨日听证会的共有22名代表,其中有11名消费者代表,3名政府部门代表,3名经营者代表,3名专家学者代表、1名市人大代表以及1名市政协委员代表。在消费者代表名单中,由于有两位代表的临时缺席,所以由候补代表王继斌和王士香分别顶替。与预备会议不同的是,本次听证会还设置了一名监察员,以示公正。
为何轨道交通要调价?
据市发改委价格处科长黄剑平介绍,深圳一至三期线路总长将达到430多公里,共投入1160多亿元,而到了2030年,深圳仍将继续有160公里长的交通网建设,最终总线长将达到约为590公里,“从2011~2015年间,全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费用支出平均每年将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5.8%,压力很大。”
黄剑平介绍说,目前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实行按站分段计价票制。而深圳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将于2011年6月建成,并在大运会前投入运营。“与轨道一期线路相比,轨道二期线路的特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包括站间距分布不均衡、平均站间距变大等,此外,轨道二期线路的运营主体也将多元化,如果继续按站分段计价,显然有失公平,也无法真正实现同网同价。”
记者了解到,二期线路主要是联系原特区内外及各城市组团,而原特区外站间距相对较大、原特区内站间距相对较小,最短站间距仅0.6公里,最长站间距则达3.9公里。这也造成了平均站间距变大,轨道一期平均站间距约1.1公里,轨道二期则增至1.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