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公交]
一个故事
便宜快捷城市公交直通郊县
一说起“公交出城”。温江人文勇就有说不完的话,2001年文勇到成都上大学的时候,在中心城区内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坐到便宜、快捷的城市公交,但是一旦要出城,就只能到客运站坐客运班车,不得不忍受“转车前往、排队买票、候车、中途不好停站……”等等诸多“痛苦”,“看上去仅有十多二十公里的距离,却往往要花上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实在是很不方便。”
“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出门就有公交车坐,村里的老乡乐得合不拢嘴,他们都说:‘我们和城里人没啥两样了!’”的确如此,2003年4月28日,随着我市连接中心城区与郊区的第一条城市公交线路——百花中心站到温江公交站的309路公交车的正式开行,“坐便宜快捷的城市公交到郊县”这一广大群众心中的美好愿望终于变成现实。文勇说,原来回温江要到车站坐汽车,还只能走老路,经常堵车,“公交车开通了就彻底变样了,只要半个多小时的时间,而且只需要2元钱。”
背后举措
把公交开进农村拉近城乡时空距离
早在2004年,市公交集团公司便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城乡一体化”为契机,先后合资组建了郫县巴士公司、龙泉巴士公司、温江光华巴士公司,并在当年年内开行了从中心城区直达郫县、温江和龙泉驿的城市公交12条,日载客量达到15.5万人,我市也正式开始了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的进程。以成都实现“村村通水泥(沥青)路”为契机,成都公交在全市村村通客运的基础上,以县域中心、重点城镇和工业园区、旅游景区为重点,大力推进公路客运班线向公交客运模式的转变。
随着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的进一步发展,成都公交继续探索实施了更多、更有成效、更实惠的举措,方便城乡居民的便捷出行。2006年3月1日,在2004年率先开通的12条郊县公交线路中,有8条首次开通了公交IC卡系统,这样,郊县群众也可以像城区市民一样刷卡乘坐公交车,还可以享受到票价9折的优惠,郊县公交的“城市味”也越来越浓。
显著成效
城乡公交客运市场一体化网络体系初成
从2006年开始,我市开始在二圈层的双流、温江、新都、青白江、龙泉驿、郫县6个区、县大力加快镇镇之间公交线路的建设和监督工作。三圈层的大邑、邛崃、蒲江、崇州、都江堰、金堂、彭州、新津共8个市县,也根据规划目标大力推进着在县域中心范围内通公交的进程。
到2007年底,成都已实现公交化改造以及新增公交线路和准公交线路共141条,龙泉驿、新都、郫县、温江、双流、华阳六个相邻组团开往中心城区的所有客运线路全部实现了公交化改造,二圈层及全市30个重点镇实现镇镇通公交,全市三个圈层的城乡公共交通客运市场一体化的网络体系初步形成,市域范围内的公交出行条件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