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公交]
一个故事
下一班车几时来发个短信就清楚
晚上10点,袁林涛站在公交站台上犹豫不决,满脑袋都是疑问:最后一班公交车到底还要等好久才来哦?是不是已经收车了?我是应该马上打车走还是再等等?……过去,这样的场景经常出现在像袁林涛一样乘坐公交车上下班的市民的生活中,但现在,这样的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因为,从2010年8月1日开始,成都公交对其原有的服务网站重新改版,并率先在全国首次推出手机智能公交快信查询系统,市民通过发送手机短信就可以轻松查询到各种公交信息,乘车出行将更加明明白白。
背后举措
成都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基本建成
袁林涛感受到的变化只是我市“智能公交”给市民乘车带来显著变化和很大方便的一个缩影。从去年开始,成都公交集团公司加快打造“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并在今年6月提前完成,随着公交GPS智能调度的实现,位于成都公交智能调度监控中心的调度人员只需要通过电子地图上的定位信息和站点视频就可以轻松了解到中心城区所有公交车的运行情况和场站的客流状况,并随时通过语音或数字调度指令等方式指挥、调整公交车的运行状况。
智能调度系统的建成,一系列的智能措施也随之出现:
·超速设置:根据交管部门对线路设置限速标准的要求,在车载机中对站与站之间设置限速标准。当车辆运行速度接近标准值3公里时,用“滴滴”提示音提醒驾驶员适当减慢车速。当速度超过标准值一定百分比时,系统将自动将超速信息发送至安全队长、队长、分公司安全经理。
·堵塞绕道:可以根据GIS图上情况对车辆运行线路进行合理更改。以51路为例,羊西线因修跨线桥易造成路堵,调度员根据实际情况发部分车辆从一环路上绕道至火车北站回原线行驶,其余车辆仍按原线行驶。通过绕道以后车辆能够及时回到终点站,确保下一班次的正常运行,保证除堵点外的大部分线路正常营运。
·调整发车频率:调度员可根据GIS图上车辆运行轨迹调整发车频率,例如GIS图上显示有多个车辆已接近终点站,则调度员可适当加大发车频率,同样若GIS图上显示有多个车辆出现堵车等情况可能不能准时回到终点站,则调度员可适当减小发车频率,保证车辆均匀在线路上运行。
与此同时,全新的智能公交车内还增加了车内LED屏功能,不仅能够显示驾驶员名字,实现亮证服务,便于乘客监督;同时,还能够在到站后提示乘客下车,同时显示即将到站的两个站站名,方便听力不好的乘客了解到站信息。此外,还能够实时发布线路调整及公益信息,方便乘客换乘和了解公益信息。
显著成效
“全面监控”+“随时调度”公交运行实现平均化
来到成都公交智能调度监控中心,一块巨大的屏幕上,很多个小圆点正在一张成都地图不停地移动着。“每个小圆点就代表一辆公交车,现在我们中心城区的4519辆公交车上都完成了GPS车载终端的安装,这些公交车从出站到进站的运行状况都能随时被监控到,包括线路名称、车辆编号、当前速度、通讯状态、驾驶员姓名等内容,”陈蛇说,系统建成后,车辆如果出现跨线、串车、严重超速、久候、路堵、首末班车不准点等状况,系统可以及时跳出信息,调度人员则根据情况随时通过发短信、语音通话等方式向司机发出通知。这样,就可以实现随时进行最科学的调度,从而使整个中心城区的公交车发挥更大的运行效能,让过去不时会出现的两辆公交车一辆挤得不可开交、一辆却空空如也的情形不再出现,“比如,某一条线路出现了大间隔或者串车,就是大家常说的要么不来,要么一来来一串的情况,系统就会及时提醒我们,我们就可以通过系统向司机发去‘指令’,让公交车及时调整运行状况,比如让距离前车太近的后车稍微控制一下速度,或者让间隔太大的后车赶紧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