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行政机关公务车零增长
1、本市不再增加公务用车指标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再增加公务用车指标。在此基础上,在一段时期内,合理调控单位和个人年度小客车增长速度。
2、重点路段必要时限时单双号
本市将继续实施机动车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措施和黄标车限行规定,加强外埠进京车辆管理,有效减少中心城高峰时段交通流量。必要时,实施重点交通拥堵路段高峰时段机动车单双号行驶措施。
3、重点区域研究收取拥堵费
本市将按照“中心高于外围、路内高于路外、地上高于地下”的差别化原则,进一步调整停车收费标准。三环路以内及其以外的重点区域为一类地区,五环路以内除一类地区以外的区域为二类地区,五环路以外区域为三类地区,路侧停车、路外露天停车、停车楼(库)停车价格实行阶梯价格,居住区及夜间停车收费价格原则保持不变。研究重点拥堵路段或区域交通拥堵收费,择机实施。本报记者 刘冕
背景
“十一五”公交出行比例提升1成
小汽车快速增长同时, “十一五”期间,北京治堵也有新成效。5年间,本市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不断提高承载能力。市级交通投资预计达2500亿元,比“十五”期间投资增加了1450亿元,有力支撑了首都经济社会的发展。
随着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坚持公益性定位和低票价政策,全面推进公共交通运营服务与管理改革等措施逐步实施,2010年底,本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到336公里,比“十五”末增加运营里程222公里;通过缩短发车间隔,既有线路提高运能50%;优化调整公交线路503条。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从2005年的1200万人次增长到目前的2000万人次,公交出行比例由29.8%增加到40.1%;
在机动车由258万辆增加到目前472万辆的过程中,交通需求管理初见成效。实施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措施、错时上下班制度、差别化停车收费试点和全天候禁止黄标车进入中心城行驶,并淘汰黄标车14.6万辆,路网交通运行基本正常。今年9月路网平均速度为20.6公里/小时,较2007年同期提高了1.6公里/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