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心城市道路拥堵日益严重
专家“会诊”开出城市交通管理“药方”
城市拥堵症结何在?拓宽道路、限购车辆就能彻底改善出行环境吗?昨日,多位专家学者齐聚南宁,出席由自治区公安厅与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举办的全区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研讨会,分析、探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区城市道路交通创新发展工作思路。
与会专家学者提出,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进行道路交通的规划设计,才能把准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脉搏。
治堵“三大难”:“轻摩化”+停车难+交通秩序混乱
“十一五”期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机动车保有量由2005年的498万辆增加到2010年的823万辆。城市机动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和交通需求的迅速膨胀,使道路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区内一些中心城市,市民们已经感觉道路修建的速度总赶不上车辆增长的速度,“治堵治堵,越治越堵”。
与会专家分析,城市道路拥堵情况愈演愈烈,有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城镇化和机动化进程加快,交通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城市交通旧有的问题进一步复杂化,也形成管理上的难点问题。一是电动自行车管理问题。据保守估计,全区拥有各类电动自行车数百万辆,而且相当部分的电动自行车属于不符合国家现有技术标准的“超标车”,呈现出“轻摩化”特征。大量的电动自行车存在,使城市交通出行结构更加复杂。而相关法规规章滞后,导致牌证管理、路面执法、事故处理缺乏依据,成为困扰各地的管理难点。二是停车难问题。由于现有的停车场配建标准过低,缺乏停车场规划,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停车场用地配置不足、建设不到位、分布不合理、利用效率低、停车场被挪用占用等问题,“停车难”现象越来越严重。三是因交通秩序混乱造成拥堵的情况突出。由于大量交通违法行为的存在,使得道路的通行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此外,标准规范滞后、公共交通发展滞后、土地利用与交通发展的协调性不足、交通管理信息化综合应用水平不高等,都是制约城市交通管理的因素。
专家学者各抒己见
找准影响城市交通管理的突出问题,才能推动城市交通管理科学发展,真正做到对交通拥堵治标又治本。作为我区畅通工程专家组成员,多名专家学者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
重点道路交通拥堵区域实施征费限制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杨斌教授提出,中国城市道路喜欢被规划成环状,导致环心的交通压力特别大,城市规划者应该采取更加优化的设计形式。根据国外的现有经验,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实行区域交通禁限政策以及多人合乘的出行限制,都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杨斌特别提出,可以借鉴新加坡和伦敦等城市通过征收交通拥堵(治理)费调节车辆数量的经验,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交通调节拥堵费的时段、范围、定价基准和收费形式,对部分重点道路交通拥堵区域实施征费限制。
公共交通优先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韦杰深提出,应加快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应推动政府及相关部门落实公交低票价、公交财政补贴等政策,科学合理优化布局公交线网、站点,加大公交专用道和公交信号优先系统的建设,统筹好地铁等轨道交通与路面交通的衔接,增强公交出行的吸引力,大力提高公交分担率,优化交通出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