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是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但当城市交通拥挤不堪之时,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便成为许多大都市解决交通堵塞问题的有效方法。在北京、上海、伦敦、纽约、东京等大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已经成为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优势不言而喻,国内除了北京、天津、上海、香港、广州、深圳、南京、成都、沈阳建成地铁并通车之外,澳门、抚顺、东莞、济南、常州、厦门、贵阳、泉州、温州等城市也相继申报了地铁项目。然而,当国内城市掀起地铁建设热潮之时,接连发生的地铁安全事故引起了人们对地铁安防的关注。
深圳地铁十三年 安全事故引人关注
6月底,随着深圳地铁5条线路全线开通,深圳成为了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之后第五个拥有完整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城市。截至目前,深圳地铁已经开通了5条线路,共178公里,包括罗宝线(原一号线)、蛇口线(原二号线)、龙岗线(原三号线)、龙华线(原四号线)以及环中线(原五号线)。
据悉,深圳地铁始建于1998年12月28日,当时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包括罗宝线“深大-罗湖”和龙华线“少年宫-福田口岸”)的实验站是“市民中心站”。从1998年开始建设,到目前的盛况,深圳地铁建设整整经历了13个年头。
7月13日,记者分别搭乘深圳地铁罗宝线、龙华线以及环中线,沿途探秘深圳地铁的安防设施建设情况。
记者选择在罗宝线的起点站上车,正巧遇到了乘客王先生。王先生是位“老深圳”,上世纪80年代从军队转业,南下深圳参与建设。虽然没有亲身参与地铁建设,但王先生十分关心深圳地铁建设的进展情况。王先生介绍说,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在2004年进行调试运营,并于当年12月28日正式开通,当时他参与了试乘,至今还记忆犹新。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从1998年12月开始建设到2006年6月才结束试运营期投入使用,共花了8年。王先生介绍说,地铁一期工程的开通时间延迟了大半年,原因就是在地铁建设过程中,时不时会传出坍塌事故,影响了整个项目的进度。
“之前都只是听说,有据可查的是在2008年4月,3号线坍塌造成三死两伤。2009年,一号线和五号线都出现过坍塌事故。”王先生补充说,一号线虽然已在2006年正式投入商用,但其他地铁线路在建的同时,一号线也在续建,不断拓延站点。
7月5日,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发生自动扶梯逆行事故后,深圳地铁管理部门声称已经停止340部奥的斯扶手电梯运作,并要求全线检查扶手电梯安全。不幸的是,与北京地铁扶梯逆行事故悲剧相隔仅5天,深圳地铁四号线清湖站也发生了扶手电梯逆行事故,导致多名乘客受伤送院。就在去年12月14日,相同的电梯逆行事故同样发生在深圳地铁国贸站,导致25名乘客受伤。王先生认为这类安全事故与扶手电梯维护检修不到位有关。
地铁安防知识亟待普及
近期,各大媒体先后报道了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等地的扶手电梯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安全事件。
“每当同类事故发生后,深圳地铁相关部门都言之凿凿,要对地铁扶梯逐一进行检查,以防止同类事件再次发生。在去年12月14日深圳地铁国贸站发生了事故之后也是如此,今年在北京地铁动物园站发生了事故后更是如此。”与记者同车的乘客李先生对此表示不解,他质疑相关部门的安全承诺。多名受访乘客都表示对目前地铁安全问题很担忧。
“从发生在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到伦敦地铁爆炸事件,以及今年4月11日发生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地铁站的恐怖袭击事件,地铁似乎已经成为恐怖主义攻击的目标。”乘客王先生认为地铁在地底下,空间闭塞,一旦受到恐怖袭击便很难逃生。虽然王先生熟知深圳地铁的发展状况,但谈及地铁安防系统时,王先生仅对安检以及视频监控略知一二。
对于门禁子系统、周界报警子系统、求助呼叫子系统、停车场管理子系统、离线巡更子系统以及逃生指向系统等,王先生则一无所有。相继接受采访的乘客也有同样的反应,地铁安防系统对普通乘客而言似乎还很陌生。
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实智能)产品事业部市场总监黄志勇谈及安全事件时认为,“我们不应该紧紧盯着扶手电梯不放,毕竟扶手电梯仅是地铁安防很小的一部分,地铁的逃生指向系统、自动灭火系统,以及视频监控、门禁、安检排爆、报警系统等设施的安全性能如何,这些更加值得我们关注。”
据了解,目前我国地铁安防系统主要有视频监控、门禁、安检排爆和报警四大部分。视频监控系统约占地铁安防系统建设总投资的70%-80%;门禁系统约占10%-15%;安检排爆和报警系统占有份额相对较小。总体而言,由于城市交通倚重地铁轨道,故地铁安防系统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据业界知情人士透露,深圳轨道交通2011-2016建设规划已经得到发展改革委批复,深圳市规划在2016年前再建设5条地铁线路,总长170公里。其中,地铁七号线、九号线、十一号线将于今年开工。地铁线路不断在增加,地铁安防设施建设以及安防知识普及迫在眉睫。